和剧
和剧 |
中文名称;和剧 分类;戏曲 现状;和剧旧称胡调班 |
和剧是起源于浙江省平阳县的戏曲剧种,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林椿(平阳人,又名阿桃)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7)创建和剧班社始,几度辉煌、几度沉寂,平阳和剧已走过了四百多年历史。[1]
目录
诞生
平阳和剧的诞生,根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及《中国戏曲志》的记载:明末清初,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演员大多来自平阳民间马灯班,以村坊小调和时调为主要曲调,始时只演些马灯班的小戏,如《大补缸》、《小补缸》、《浪子踢球》、《瞎子捉奸》、《走广东》、《湘子度妻》、《昭君出塞》、《卖布》、《荡河船》、《小放牛》、《秋江赶船》等18出小戏。
历史
后来不断吸收高腔、昆剧、乱弹等剧种的剧目和唱腔,在表演的武打方面,吸收了平阳民间拳术套路,使和剧的艺术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经过漫长时间实践和发展,发展到有84本大戏,在戏曲竞争中站稳脚跟,由"和合班"改名为"和调班"。
清道光年间,和剧曾一度衰落,艺人星散,各地落班谋生。当时平阳民间流传一句俚语"高昆乱弹,和调讨饭",由此可见和调班社的处境艰难。清光绪初年,老艺人在平阳新陡门创办了和剧科班,时称"马灯戏馆",请来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两位先生执教,弃高腔、昆曲,习皮簧,吸收乱弹部分曲牌和剧目,并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滩簧、时调,使和剧成为一个多声腔剧种。
科班学员出班之后,和剧面貌焕然一新,和剧新老班社纷纷成立,先后有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新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舞台、鸣舞台、老大顺、新大顺、星福连、新阳春等10多个和剧班社,在整个温州及周边地区盛极一时。温州一位教师黄一萍在《温州戏剧》中对平阳和剧曾有如下描述:"本班以皮簧为宗,唱时较京剧为平,余酷似乱弹。骤聆之,几莫能辨焉。曲语鄙俗不堪,大遭上流人士所唾弃。奈以好之者众,营业反胜过其它,且巴人下里,幸遇嗜痂者耶?其兴之暴,诚非所料,殆平易近人欤。"这说明和剧非常平民化、生活化、地方气息浓厚。
民国"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强令解散戏曲班社,艺人星散,有的流落街坊以卖唱度日。新中国成立,和剧只留下"星福连"和"新大顺"两个破烂不堪的班社,1951年合并成立了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1954年,平阳和剧团排演了传统剧目《白蛇传》中的《断桥》,被省推荐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会演,青年演员陈美娟扮演剧中的白素贞(白蛇),陈娟弟扮演青儿(青蛇),老演员杨钖星扮演许仙,演出后引起全场轰动的反映,特别是陈美娟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及昆剧大师俞振飞的关注。演后的第二天,两位大师来到宾馆会见了陈美娟,梅先生首先对该剧演出作了高度的评价,特别对美娟的表演十分赞赏,对她的台步,说她走得特别好,走起来如蛇行一样,梅先生谦虚地说:"走得这样好的细步,我也不会走呢!一个县级地方剧团,演出这样高水平,实是难得。"
最后经评委评定,陈美娟荣获表演一等奖、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老演员杨钖星获演出荣誉奖,集体获优秀表演奖。《断桥》演出本及音乐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届华东戏曲会演,平阳和剧团满载而归。
现状
和剧旧称"胡调班",解放后改今名。流行于浙江平阳、泰顺一带,以唱乱弹为主,兼唱徽戏。所唱乱弹与瓯剧中乱弹基本相同。
省文化局举办第二届浙江省戏曲观摩会演,平阳婺剧团演出传统剧目《莉花斩子》和《双金印》二剧,金华婺剧(即省婺剧团)演出《米澜敲窗》等戏,经专家学者观摩鉴别之后,一致认为平阳婺剧与金华婺剧在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有很大差别,都有各自不同风格和特征,经省文化局批准平阳婺剧团重新恢复为“和剧”,还其正名为“平阳和剧团”。
平阳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戏,在和剧老艺人的支持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平阳水头镇和鳌江镇的梅溪乡分别举办和剧培训班,创办了民间职业和剧团,为传承和剧作出不懈的努力,特别梅溪和剧团为了后继有人,艺人们自掏腰包,招收学员,创办了和剧培训基地。[2]
平阳和剧至今还在平阳传承着,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平阳地方戏“和剧” , 平阳网 2012-6-5
- ↑ 守护非遗瑰宝 传承平阳和剧 , 平阳县新闻信息中心 2017-01-10
- ↑ 平阳省级非遗和剧走进郑家墩村 , 搜狐 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