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及之五首
正文
1、不妨客子歸路滑,且喜雨來天破慳。 劍南劍北好顏色,吾從心事略相關。
2、詩無雕刻未為癖,戰勝紛華聊自肥。 萬里歸期勞夢想,百年世事幾從違。
3、蟠龍山頭行且歌,嘉陵江上重相過。 人生如音不易得,舉似諸人委悉麽。
4、江頭風雨暗行李,習氣雖洗儒生酸。 更欲從君細商略,不道揮斤愁鼻端。
5、吾非斯人誰與群,覆手翻手知交情。 天南海北有離合,此生此意無寒盟。[1]
作者簡介
孫應時(1154—1206)紹興餘姚人,字季和,號燭湖居士。孫介子。師事陸九淵。孝宗淳熙二年進士。授黃岩尉,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與定交。丘崇帥蜀,辟入制幕,嘗策言吳曦將叛。徙知常熟,秩滿,郡守以私恨誣其負倉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為代償,守益怒,坐貶秩。寧宗開禧二年起判邵武軍,未赴而卒。[2]
生平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出生,字季和,號燭湖居土。南宋餘姚人。少時從理學家陸九淵學業。
淳熙二年(1175年)中,進士,初為黃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與定交。
慶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慶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縣。上任即行修志,創修邑首部縣誌《琴川志》15卷,圖1卷。離任時,郡守挾嫌誣其虧空倉粟三千斛,常熟市民感其德,爭相擔負代償。郡守益憎惡,貶其官秩
開禧二年(1206年)移通判邵武軍,未上任而卒。[3]
主要作品
著有《燭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