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詠螢火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詠螢火,乃自然界中一種小小的動物,區區小蟲,微不足道。但由於其特殊的生理機制,夜裡能發出熒光,星光中一閃一點,暗叢處隱隱透亮,便引起了人們格外的關注。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詠螢火 [1]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作者 蕭 繹

詩歌

蕭 繹《詠螢火》

着人疑不熱,集草訝無煙。到來燈下暗,翻往雨中然。

虞世南《詠螢火》

的歷流光小,飄搖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集草:聚集在草叢裡

的歷:快

介紹

主要介紹: 螢火蟲乃自然界中一種小小的動物,區區小蟲,微不足道。但由於其特殊的生理機制,夜裡能發出熒光,星光中一閃一點,暗叢處隱隱透亮,便引起了人們格外的關注。尤其是夏天,螢蟲仿佛夜之精靈,襯滿天繁星,翔無垠星宇,給人們添納涼之情趣,創悠悠之神秘,自然吸引了善於吟詩作畫的人們。西晉潘岳的《秋興賦》就引螢入文,說"熠耀(即螢火)粲於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言螢火引人悲秋;杜甫的《倦夜》詩云:"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映出了夏夜美景;南朝梁時的沈旋則寫出了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螢火的種種情態:"雨墜弗虧光,陽升反奪照。泊樹類奔星,集草疑余燎。望火如火灼,攬之徒有耀。"瞧,螢火明滅閃爍,變幻無定,雨中光濕,月下光黯,樹中流星,草上余焰,望之灼手,攬手無物,形象可掬可愛。而蕭繹和虞世南可不是一般人物。蕭繹乃南朝梁的國君,也就是梁元帝,字世誠,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自號金樓子,在位雖只有三年(552~554),後為伐梁西魏軍隊擄殺,但畢竟是一朝之主,而且自幼遍覽群書,能下筆成章,有詩文集52卷,現存詩110多首, 雖大多是無病呻吟、淫辭艷語之作,但也不乏像《詠霧》"從風疑細雨,映日似游塵"、《泛蕪湖》"帆隨迎雨燕,鼓逐伺潮雞"這樣的名作。而虞世南呢?他是唐朝著名書法家,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書家,字伯施,越州餘姚(今隸屬浙江)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人稱"虞永興",其官職、書法、文辭,在當時都是名噪一時的。他們都垂青螢火,為之專門吟詠,可見其不同一般。這兩首著名的《詠螢火》詩,一重繪形,再現出螢火蟲的"風姿";一重繪神,傳達出小小飛蟲那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給人啟發。這樣,角度不同,都給人以藝術美感享受。

先看蕭繹的《詠螢火》。這首詩,緊緊扣住一個"火"字,多角度再現螢火蟲的形象特徵,四句詩,就是螢火形象的四次"造型":"着人疑不熱",從人的感覺寫。螢火蟲明明有火光一閃一閃,可附在人體,人會驚奇──有火怎麼不放熱,突出了其放光而不發熱的特點。"集草訝無煙",從其棲息處所寫。螢火從腐草中產卵繁殖,故古人誤以為螢乃腐草所化。《禮記?月令》雲:"腐草為螢"。古代不少詠螢詩也沿用了這種說法。如沈旋說螢火是"火中變腐草",劉禹錫也說"陳根腐葉秋螢光"。這種說法自然沒有多少科學根據,但其喜歡草堆中棲息卻是事實。草堆上明明有點點火光,草都不燃起來,無煙無焰。第二句詩,既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螢火蟲發出螢光、不熱不燃的特點,又使讀者知道了螢的一些生活習性。"到來燈下暗",寫出了火光的微弱,作者從對比的角度寫,以燈光的相對明亮,突出螢火蟲的微弱特點,用了比較襯托的手法。"翻往雨中然",這是一個很有趣味的畫面:一般的火,風一吹、雨一澆,便熄其光焰。而螢火呢,它的螢光並不受天氣環境的左右,在雨中,仍能翩然起舞、星光閃爍……詩人就是這樣,懷着對螢火蟲的一種特殊的感情,對其進行細緻入微、多側面的觀察,從而將其形態的多姿多彩、形象的各種造型推到了讀者面前,使讀者也頓生憐愛之情。

虞世南的《詠螢火》先也描摹了螢火蟲的形象:纖纖玉體,翩翩弱翅。輕風中張翼斜飛,飄搖流暢,暮色里熒光點點,點綴夜空。詩人也是從其飛翔之形、發光之態的角度寫其外形,其手法,有點類似唐朝李嘉?的《詠螢》:"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李詩通過螢火水上輕舞、空中展翅、風吹不滅、露洗還明、輸光伴夜讀、流連在楹檐等形象的刻畫,突出了其飛翔之姿、發光之徵。但虞世南的詩並不以繪形為目的。詩的三、四兩句則由表及里,一下子窺視到螢的內心世界:"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多麼頑強的個性,多麼可貴的追求,儘管自己的生命弱小,但它不甘默默無聞,不願自暴自棄,偏要在暗夜中閃光,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存在,執著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那出現在讀者眼前的螢火,就不是一隻小小的飛蟲,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精靈,一個個性獨特、胸懷不凡的剛毅之士,其偉岸形象,令人肅然起敬,又促人深思猛省。

同是詠螢的詩,蕭繹和虞世南用了不同的手法,寫出的螢火形象和氣質也就有了差異。蕭繹用鋪陳的手法,再現了螢火的形態之美,表現了一個皇帝閒暇時的專心致志、細緻入微,由於多側面描繪,形象完整,也給讀者留下了具體、深刻的印象,而且其對寫作對象細細觀察的寫作態度,用墨如潑、多方勾勒的寫作技術,給讀者以有益的啟示。而虞世南則托物言志,借寫螢火,袒露自己的心跡。詩人先以"光小、翅輕"等詩句,突出螢火的微不足道,來襯托下句,"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這是螢火的心理,更是詩人的心地:一個人不管地位如何,處境怎樣,只要有其秉賦,就要勇敢地、頑強地表現自己。這種抱負、這種追求,自然給讀者領悟到詩外的別一種境界!同樣的題材,產生出了不同的意境,這自然與作者的藝術眼光和寫作技法有關,但更主要的,是取決於詩人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思想境界:蕭繹居位顯赫,養尊處優,自然無需"憂讒畏譏",對自然的觀察描繪雖能窮形盡相,但要他湧出多少感慨、掘出多深寓意,這很難做到,所以他筆下的螢火雖很有美感,但充其量是供人欣賞玩味;而虞世南,作為正直、有為的朝廷命官,他要處理政事、思考現實、考慮方略,不可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他的人生價值觀和政治理想,自然會在其作品中有所體現,《詠螢火》雖不能讓我們看到"全豹",但畢竟能窺到"一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