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咪哩鄉元江縣的一個行政鄉,以山區為主,風景秀麗、民風淳樸。有建築風格的李和才故居、培養軍政幹部遺址。地處元江縣的西面,交通方便,縣鄉公路為水泥路,距縣城34公里。咪哩鄉位於元江縣西部,總土地面積190.13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321米,最低海拔966米,鄉政府所在地咪哩村距縣城33公里。[1]

中文名稱:咪哩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電話區號:0877

地理位置:元江縣

面 積:190.13平方千米

人 口:13719人(2017年)

車牌代碼:雲F

耕地面積:19639畝

目錄

地理環境

咪哩鄉境內均為山地,山勢西南高,東北低,河流屬哀老山西東走向,南北最大距離22公里,東西最大距離15公里,轄區面積190.13平方千米,整個地形平面,形若火炬,森林覆蓋率23.4%。主要山脈有馬鞍山、土堆山、觀音山、大興老林梁子、土地谷主、金礦梁子,其中大興老林梁子最高,海拔為2321米,最低海拔是漫沙田,為966米,全鄉平均海拔為1400米。主要河流有:瓦納河,境內流長13公里;南掌河,5公里;小廟河,8公里;養馬河,境內流長15公里。全境被橫向河流切割為三部分,東面邊緣為清水河環繞,兩岸高山逼近河流,坡度陡急,水土沖刷嚴重,土地利用受到局限;中部多高山深谷,瓦納河橫斷其間,南北兩側溪流網布,全鄉二分之一的人口、耕地集中在這一帶;南面屬拉斯茶勒(山)、金礦梁子的分支扯卡忽梁子和背陰山,南掌河自西向東橫貫其間,河床狹窄深切,耕地和村落分散在群山半坡或山樑子上。咪哩鄉氣候溫和,冬季受西北面的老窩底、觀音山、南溪老林(山)影響,最冷(1月)平均氣溫不低於7—8℃,夏季受元江河谷熱空氣影響,最熱(7月)平均溫度達20—21℃,平均氣溫16—17℃;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集中在5—10月;乾濕季節明顯,無霜期達10個月以上。

自然資源

境內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黃豆、蠶豆、小麥、蕎子等糧食作物,亦適宜種植油菜、花生、茄子、辣子、洋蔥、大蒜、洋芋、瓜類等,還適宜種植核桃、板栗、梨、桃、柿子、桔子等果木;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煙葉、甘蔗等。咪哩鄉境內有豐富的蛇紋石,還有少量的鎳礦和鐵礦。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咪哩鄉在解放以前叫崇善鄉。1949年8月—1950年2月崇善鄉屬元中區臨時人民政府,1950年2 月—1950年3月把崇善鄉改為崇善區。1950年9月崇善區與定遠區合併為三區。咪哩境內有咪哩、哈羅、大黑鋪、大新、瓦納、甘岔6個村委會,40個農業合作社,40個自然村。1958年8月,由於成立人民公社的需要,崇善鄉又從三區分開,成立建設公社。建設公社轄咪哩、小柏木、下龍塘、孟鵬、哈羅、南掌、大黑鋪、大興、墮谷、瓦納、甘岔、新安寨、12個管理區,40個自然村,40個農業合作社。1958年12月,取消革命化的公社名稱,恢復以公社駐地為稱呼的公社名稱,建設公社改稱為命利公社。咪哩公社轄命利、下龍塘、孟鵬、南掌、大黑鋪、大興、墮谷、瓦納、甘岔、新安寨12個管理區,42個農業合作社,42個自然村。1963年1月命利公社改為七區。七區轄命利、哈羅、大黑甫、大興、瓦納、甘岔6個小公社,4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42個自然村。1968年10月成立七區革委會。七區革委會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革委會,74個生產隊,42個自然村。1970年4月,根據省委雲發(70)30號文件精神,恢復公社制,把七區革委會改稱為勝利公社革委會。勝利公社革委會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革委會,74個生產隊,42個自然村。1970年10月勝利公社革委會改稱咪哩公社。咪哩公社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74個生產隊,42個自然村。1981年5月咪哩公社改稱為咪哩公社管委會。咪哩公社管委會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革委會,4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43個自然村。1984年1月咪哩公社管委會改稱為咪哩區公所。咪哩區公所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鄉,42個農業合作社,43個自然村。1987年11月進行區鄉體制改革工作,1988年1月體改工作結束,改區為鄉,咪哩區公所改稱為咪哩鄉。咪哩鄉轄咪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村公所,4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43個自然村。1999年撤村建委後,咪哩鄉轄咪哩、哈羅、大興、大黑鋪、瓦納、甘岔6個村委會,42個村民小組,44個自然村。

人民生活

解放前,咪哩鄉廣大人民群眾過着饑寒交迫、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吃的是瓜菜雜糧,住的是茅草房和爛土掌房。解放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人民進行土地改革,人民當家做了主人,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到20世紀70年代,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幹活出工不出力,多勞不多得,搞平均主義,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力水平下降,農村經濟受到挫折,許多村社的農民過着「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的日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農村經濟逐漸好轉,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農民的生活開始由原來的玉米、土豆等雜糧為主食轉變為大米為主食,由吃飽到吃好;由住茅草房、土掌房轉變為住瓦房、鋼筋水泥房。1982年,全鄉實行聯承包責任制後,徹底打破了「吃大鍋飯」的平均主義傾向,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並鼓勵農民大力發展加工業和家庭副業,1990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192元增加到322元。農民建房也隨着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多,出現了建國以來的興旺景象。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全鄉農村已初步形成了議小康、干小康、奔小康的局面。全鄉廣大農民感到這點水平僅僅是基本解決溫飽,離小康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還要不斷地努力。鄉黨委政府按照中央、省、市、縣委的文件精神,始終把農業和農村工作擺在首位,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為目標,發揮資源優勢,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步伐。200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40元,比1998年增加155元,增16.6%。2002年底,全鄉99%的農戶告別了叉叉房、垛垛房、茅草房,60%的農戶建蓋了土木結構的住宅,30%的農戶建蓋了磚瓦房,6%的農戶住上了鋼混結構的水泥樓房,人均占有住宅面積達20餘平方米。電視普及率達80%以上。農民擁有載重汽車、小貨車、手扶拖拉機的數量逐年增加,全鄉有各類車輛有44輛,許多農戶擁有摩托車,部分農戶擁有電冰箱、洗衣機、音響等家用電器。農民人均占有糧食達到286公斤,人均純收入達到1002元。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意識進一步加強,環境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全鄉90%的自然村街道鋪築成了水泥路面。共有338戶1567人用上自來水。享受人畜飲水設施的有3324戶14375人;全鄉共建有三位一體沼汽池47口,正在建的有42口,建有公廁52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公益事業不斷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及時化解矛盾,2002年未發生群體性事件,為全鄉經濟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大多數農民過上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日子。

風景名勝

瓦納溫泉位於元江縣城西南18公里,昆洛公路292公里處、清水河西岸,海拔889米,地處北緯23.30º、東經101.53º;出水量0.01平方/秒,水溫88℃,透明無色,硫化氫氣味,含硅酸90毫克/升,硫化物3.6毫克/升,總硬度0.4度,總鹼度13.05度;旁有蒸氣噴孔一處,氣溫40℃,內有天然洞;蒸氣對風濕及皮膚病均有一定療效。

瓦納溫泉位於向北西傾向北東60至70度的衰牢山深大斷裂帶的變質岩接合部。東屬寒武系千糜岩,糜棱岸;西屬中三選統絹雲石英片岩、砂岩。此溫泉的形成與衰牢山深大裂帶有直接關係。

為了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元江縣人民政府積極招商引資。計劃投資1500多萬元建蓋一個集旅遊、度假於一體的娛樂活動場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