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咽苦吞甘漢語成語,拼音是yàn kǔ tūn gān,意思是猶咽苦吐甘,偏指吃苦。出自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1]

小孩子教育

出 處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想着我咽苦吞甘,十月懷耽,乳哺三年。」

關漢卿(約1234年以前 -約1300年 ),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 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 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 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 元雜劇奠基人, 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戲劇創作十分豐富。劇目有六十多個,劇本大多散佚。他的雜劇,有悲劇、有喜劇,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劇中最優秀最光輝的劇本,它猶如一篇聲討元代統治者的檄文,通過純潔、善良的竇娥的悲劇,揭露了元代社會高利貸盤剝、地痞流氓橫行和官吏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撻了元代社會的混亂、畸形和吃人的醜惡本質。 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他的主題深刻、結構嚴謹、形象活潑鮮明、語言潑辣質樸的雜劇特色。他是我國戲劇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