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
咽鼓管是連接咽喉和中耳的管道,在解剖學上屬於中耳。
鼓室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它通過一個「密道」與外界相通。這個密道就是咽鼓管,它在鼓室中的開口叫鼓室口。從鼓室口進入,這裡的通道主要由骨構成,通道是斜着向下的,並逐漸變細,到了峽部內徑僅一兩毫米,這是最窄的地方了。再接着往前,逐漸開闊,「建材」也改為以軟骨為主了。通道的盡頭在鼻咽部。
整個通道長約35毫米。通道上下的高度差為15~25毫米,這樣鼻咽部的液體不容易「逆流而上」進入中耳。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調節鼓室中的壓力,另外還有引流的作用,把鼓室中的分泌物排出。近鼓室段的咽鼓管經常是開放狀態;近鼻咽段的咽鼓管可縮小或擴大,平時是關閉的,當吞咽、打哈欠、唱歌或用力擤鼻涕時才打開。[1]
目錄
作用
此管在保證中耳傳音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因鼓室腔是含氣腔室,故必須保持腔內、外氣壓均衡,才能使鼓膜及圓窗膜處於最佳振動位置,獲得正常聽力。平衡鼓室內外壓差可採取主動或被動方法。所謂「主動方法」,就是靠肌肉收縮,將管的膜壁拉開,此時起主導作用的是齶帆張肌;咽上縮肌等有關肌群也參與起輔助作用。引起這些肌肉收縮的生理動作則有吞咽、打噴嚏或呵欠,個別人活動下頜關節或捲舌收縮軟齶也能拉開膜壁。其中以吞咽動作最為有效,在飛行中常須利用。「被動開管法」計有捏鼻鼓氣法、吞咽吹張法和導管吹張法等。其中第一種方法不需任何設備,故又稱「自家通氣法」,在飛行下滑過程中常用之。另有Frenzel法,系在捏鼻鼓氣的同時,作捲舌收縮軟齶動作,是一種主動與被動相結合的方法。單座軍用飛機飛行員以採用吞咽開管法為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