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葛宾·科拉纳
哈尔·葛宾·科拉纳(Har Gobind Khorana,1922年1月9日-2011年11月9日)是一位出生于印度的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他在1968年,因为解出了遗传密码,而与罗伯特·威廉·霍利(Robert W. Holley)以及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哈尔·葛宾·科拉纳 | |
---|---|
哈尔·葛宾·科拉纳 | |
原文名 | Har Gobind Khorana |
出生 |
印度 | 1922年1月9日
逝世 | 2011年11月9日 | (89歲)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分子生物学家 |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哈尔·葛宾·科拉纳
- 外文名称:Har Gobind Khorana
- 国籍: 美国
- 出生地:印度
- 出生日期:1922年1月9日
- 逝世日期:2011年11月9日
- 职业:分子生物学家
- 主要成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个人生平
出生于印度。曾在拉合尔的旁遮普大学学习,后入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1951年予剑桥从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开始研究核酸,后曾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及搞研究。后因研究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机制获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他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合成了精确结构已知的核酸分子。所合成的核酸分子加入适当的物质中便可合成蛋白质。将这些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加以比较,便可知蛋白质中各部分的“密码”位于核酸的哪一片断。1970年他首次人工复制成酵母基因。
为遗传工程铺平了道路
聪明、谦逊,是同事们对科拉纳的描述。科拉纳对遗传学研究的兴趣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1953年在那儿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担任研究员期间。科拉纳在沃森、克里克等科学家的发现基础之上,确立了核苷酸组合形成特定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科拉纳与1968年一起分享诺奖的尼伦伯格和霍利的研究确认核苷酸编码是以三个一组——称做密码子——的方式传递给细胞。其中,科拉纳发现了64个组份中的每一组内核苷酸的精确排列。同时,他和尼伦伯格还发现了核苷酸的某些组份是如何指示细胞开始或停止合成蛋白质的方式。
1972年在科拉纳加盟麻省理工学院后,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人造核苷酸合成了第一个人造基因。四年后,他宣布人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正常发挥作用。20世纪80年代,他合成了视网膜紫质基因——人类视觉中极为重要的感光蛋白质。与此同时,他还进行了与色素性视网膜炎相关的视网膜紫质突变的研究。
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化学教授阿西姆·安萨里(Aseem Ansari)说:“(遗传工程)整个发展都是基于科拉纳的化学理论,他是我的灵感来源。”
在村子里令人刮目相看
科拉纳是家里五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他的父亲是印度旁遮普地区莱浦尔小村(现属巴基斯坦)的一名基层税务员。科拉纳的确切出生日期不详,可能是1922年1月9日。
家庭虽然贫穷,但他的父亲十分重视教育,因此孩子们都有文化,这使得他们在村子里令人刮目相看。科拉纳因获得奖学金而得以就读位于拉合尔的旁遮普大学,1943年获得学士学位,并于1945年获得化学和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45年,他离开印度到英国利物浦大学深造,1948年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他曾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在那儿邂逅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埃丝特·伊丽莎白·西博勒(Esther Elizabeth Sibler)。
科拉纳在英国剑桥和加拿大温哥华拥有研究职位。1959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他和同事约翰·G·莫法特(John G. Moffatt)合成了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辅酶A。1960年科拉纳来到位于麦迪森的威斯康辛大学,与他人共同负责酶研究所的工作,并于1966年加入美国国籍。
1970年,科拉纳离开威斯康辛大学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并一直工作到2007年退休。
于2011年11月9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去世,享年8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