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哈馬,外文名:HAMATH,基督教聖經地名。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1]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耶穌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2],勸人悔改,轉離惡行。

目錄

簡介

俄隆提斯河(Orontes)東岸的城市,位於小亞細亞向南伸展的其中一條主要貿易路線上。按創十18的描述它是屬迦南族的。大衛時代,在陀以(或陶奧〔Tou〕)王的治理下,這城與以色列人親善(撒下八9-10;代上十八9-10)。撒下八10記載,陀以的兒子名叫約蘭,這大概不是與耶和華有關的名稱(「耶被高舉」),而是代上十八10哈多蘭一名的縮寫。亞述的撒珥根提到稱為雅烏比迪(Ya~u-bidi)的一個哈馬叛徒,有學者認為這名字與耶和華一名有關,但這亦是不可能的(參 ANET,頁285;DOTT,頁59)。所羅門控制哈馬(代下八4);耶羅波安二世(約主前780,王下十四28)和撒珥根(約主前721,參:王下十八33-34;賽卅六18-19,卅七13、18-19)先後征服哈馬,亞述人將一些哈馬居民遷移至*撒瑪利亞,哈馬人就在那裡敬拜他們的神只*亞示瑪(王下十七24起)。1931-8年間有一隊丹麥考古隊伍在哈馬發掘出主前九和八世紀的王宮建築物(見 E. Fugmann, Hama, 1~Architecture des pe*riodes pre*helle*nistiques, 1958)。出土的有赫人像形文字、楔形文字和亞蘭文的石刻。根據巴比倫歷代志,尼布甲尼撒是在哈馬追上從迦基米施之役逃出來的埃及人的,當時是主前605年(參 D. J. Wiseman, Chronicles of Chaldaean Kings, 1956, 頁69)。在希臘和羅馬時代,該城被稱為伊皮法尼亞(Epiphaneia),今日卻名為哈馬(H]ama{h)。以色列理想的北方邊界是直到「哈馬的拉波」(『Labo of Hamath』),這曾被翻譯為「哈馬的入口」,例如民卅四8;書十三5;摩六14,但可能是現代的黎威(Lebweh),位於巴力比克(Baalbek)之東北偏北、在貝奎(Beqa`)河谷的分水嶺上,靠近俄隆提斯河的其中一個源頭,因此是引向哈馬的往北之路的路口,即薩皮特(Supite)省內(*瑣巴)的亞述城市拉巴烏(Laba~u)。進一步討論見 R. North, Me*langesde l~Universite* S. Joseph 46, 1970-1,頁71-10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