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石窟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响堂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距邯郸市约30公里,是河北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石窟。石窟分南北两处,两地相距约15公里,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4300多尊。
目录
起源与发展
响堂山洞窟深邃,山上的石头石质坚实细腻,对之拂袖就能发出铿锵之声,故而得名"响堂山"。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期(550-559年),北齐先后在邺(今临漳)和晋阳(今太原)两地建都,文宣帝常常往来于两都之间,响堂山为必经之地。因为这里山青水秀,景色优美,文宣帝就在此地广建宫苑,凿窟建寺,这里也一时兴盛起来。以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对此地屡经增扩和修营,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石窟。
现在共有16座保存完好的石窟,造像3400多尊,分别开凿在鼓山的南麓和中麓,称为"南窟"和"北窟",两窟相距约15公里。
地理位置
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有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华严洞是南响堂中规模最大的石窟,高近5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洞内遍布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千佛洞内有佛像1000多尊,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天国世界。除石窟外,南响堂还有殿宇、楼阁、古塔等建筑。
北响堂位于鼓山山腰,共有9座石窟,其中以大佛洞规模最为宏大,洞中有整个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高4米,是难得的石刻艺术珍宝。
响堂山石窟分布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鼓山上。
特色文化
南响堂山石窟依山开凿,南麓山前建有响堂寺,现存的正殿、配殿、靠山楼、砖塔、僧房等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寺后沿山势开凿大小石窟七座,分上下两层排列,上层五座,下层两座。其中最大的华严洞窟宽6.3米,洞内雕造的佛像千姿百态,造型优美。千佛洞内有佛像1028尊,洞顶浮雕的飞天或手弹琵琶,或吹奏笙管,裙带飘动,婀娜柔媚,楚楚动人。
北响堂山石窟开凿在陡峭的崖壁上,共有九座,分南、北、中三组。中组石窟的外观似楼阁,内壁浮雕有花卉、动物、佛像等造型,古朴典雅。规模最大的是大佛洞,洞宽13.3米,进深12.5米,洞内供有一尊高约4米的坐佛,佛像神气秀逸端庄,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平素无饰。这尊佛像虽经上千年的风雨侵蚀,仍然光洁如新。
刻经洞的内外壁刻满了佛经经文,旁有北齐天统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572年)唐邕书写的《维摩诘经》四部,碑文隶书,笔锋犀利,刚劲挺拔。 山前原有常乐寺,现在仅保存有一座八角九层砖塔,现在已经成为石窟的重要标志。响堂山的山顶还保存有东宫、西宫、宋金时期的经幢以及碑刻等珍贵文物。
北响堂山石窟,坐落在和村镇东的北鼓山西腰,山下有常乐寺、如来佛立像和宋代砖塔。山上现存石窟9座,其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装饰最华丽的是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进深13.3米,面宽13米,高11.4米。内为塔形柱式,柱三面设龛,正面龛主尊坐佛通高5米,其背光以七条火龙为主体组成,十分罕见。塔柱上部与窟壁共设16个华丽列龛,充分展示了北齐时期高超的雕刻艺术。在刻经洞门前的石壁上有一个清晰的手掌印,地上有一个很像"三寸金莲"的脚印,传说这是鲁班夫人留下的。
千佛洞是南响堂最精美的一个洞窟,洞内所有的壁面都雕刻着大小不一的佛像。在这不足10平米的空间,居然雕刻了1028尊石佛,一排排、一列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使人没有遐想的空间,也掩弥了尘世内的私心杂欲,只有静慕这些飘逸的飞天伎乐和威武凶猛的金刚力士,一任原本噪杂的心绪被佛尊慢慢浸化,还原一个曾经的我。[1]
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 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近旁有殿宇、靠山楼阁、古塔等附属建筑。这里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高4.9米,宽和深各6.3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故称华严洞。
窟内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弥陀佛净土图故事的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释加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浮雕。位于上层的千佛洞,小巧玲珑,保存较好。窟顶外壁上方雕覆钵塔,塔端雕卷云状山花蕉叶,中雕展翅欲飞的金翅乌,钵顶雕宝珠,两侧各雕八角形宝珠顶柱。窟内三面宝坛上各龛均雕一佛两弟子两菩萨,正面龛本尊为释迹佛。洞壁广造千佛,有大小造像1028尊,故名千佛洞。
窟顶微隆,中央雕莲花,周雕8身飞天,两两相对,形成各组对称的轻歌曼舞的神仙极乐世界。此窟结构严谨,雕艺精致,尤其是外壁的大型雕刻,窟顶的飞天雕刻,都是绝无伦比的艺术珍品。
响堂石窟位于和村村东的鼓山天宫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从左到右为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迎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其中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 。
两处响堂石窟均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国都邺(今临漳境内),一是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东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两都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美丽,石质优良,将佛教奉为国教的北齐皇帝高洋便选择此处凿窟建寺,营造官苑,作为他来往于两都之间的避暑、游玩和礼佛之地。此后隋、唐、宋、明各代均在此增凿。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
1981~1982年邯郸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