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富
隆冬時節,沿着一條水泥公路盤山蜿蜒而上,來到貴州赤水市兩河口鎮大榮村,四周群山蒼翠,連片的生態養殖魚塘在冬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一幅山水畫呈現在眼前。
「只有把路修好了,才有脫貧致富的機會。」正指着展板向前來學習參觀的遊客「傳經送寶」的這位正是貴州省勞動模範、大榮村黨支部書記唐永富。
大榮村插臘溝,平均海拔800米,山高坡陡無產業。曾經只有一條泥濘的山路通往村外,村民出行和運送物資都十分困難。
「要想富,先修路」。唐永富回憶,2006年的一天,大榮村27名村民代表找到他,懇求他帶領大家修路。時任兩河口鄉社區主任的他應了這門「差事」,下定決心帶領村民們修一條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路。
說干就干,唐永富親自帶領村民們投工投勞,戰晴天斗雨天。資金不足他個人出資4萬,並用自己的資產做抵押幫村民貸款21萬元。功夫不負有心人,歷時1年零8個月,唐永富帶領村民們終於在垂直高度500米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5.5公里的盤山路。
路通了,楠竹、雜竹出了山,村民的經濟收入和出行條件得到明顯改變。看着村民們生活質量的改善,家庭經濟收入的提高,唐永富打心眼兒里高興,覺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唐支書為村里做了很多事,雷厲風行,是個實幹家。」村民們紛紛為唐永富點讚。2009年唐永富被大榮村二組村民推選為組長,2014年當選為大榮村黨支部書記。
一直以來,怎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唐永富的一塊心病。現在路修好了,必須要有經濟作物和農產品出山,為村民帶來經濟效益,才能讓修通的這條盤山路發揮最大利用價值。
大榮村雖地處高山,但水源充足,水質優良。長期以來,山上村民就有在溝渠旁挖塘養魚的習慣,養出的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嘗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唐永富因此萌生了養殖生態魚並擴大養殖規模的念頭。
不懂技術,他就請農牧專家到大榮村作高山生態魚論證,怕村民疑慮,他就個人出資投入養殖。空閒時,唐永富還當起了「宣講員」,走家串戶宣傳動員村民搞養殖,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紛紛投入到生態冷水魚養殖項目上來。
2011年10月,唐永富帶領村民開挖魚塘258餘畝,並成立了「赤水市兩河口鄉興發冷水魚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實行統一購苗、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分紅,讓當地村民靠養殖生態冷水魚叩開了致富之門。
2016年,由於唐永富的生態魚無公害、品質好,市場銷售渠道穩定,唐永富個人漁業毛收入達到了250萬,純收入70餘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從三年前的6000元上升到12000元以上。如今,「兩河口鄉冷水魚」已成為了能與「赤水河魚」相媲美的餐桌美味,並成功註冊了竹葉魚商標。
在唐永富勞模創新工作室對面,一塊刻着「感恩堂」的牌坊很是醒目。唐永富說,過去三年中,乘着國家扶貧攻堅等好政策的東風,在省、市相關部門以及赤水市總工會的關心幫助下,大榮村以發展產業和創業就業為抓手,對貧困戶精準施策和一對一幫扶,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村民都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大榮村村民除了養殖冷水魚,還發展了核桃、獼猴桃等特色種植。「下一步,大榮村將依託發展起來的生態魚、核桃等產業,大力發展旅遊服務業,力爭讓大榮村村民走上富裕小康之路,正如我的名字一樣,永遠富裕下去。」談到未來的發展,唐永富篤定自如、信心滿滿。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