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唾面自乾 [1]
拼音 tuò miàn zì gān
外文名稱 drain the cup of humiliation;extreme obsequiousness as one who in spat on the face and let dry without wiping
注音 ㄊㄨㄛˋ ㄇㄧㄢˋ ㄗˋ ㄍㄢ
出處 《新唐書·婁師德傳》
辨析
反義詞:針鋒相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近義詞: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也可含褒義。
段典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八回: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
《且介亭雜文二集》:唐敖道: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魯迅 《七論"文人相輕"--兩傷》:由這情形,推而廣之以至於文壇,真令人有不如逆來順受,唾面自乾之感。
〔宋〕陸游《聞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少》詩: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唾面聽自干,彼忿自消磨。
典故
原文一
《新唐書·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原文二
婁師德其弟守代州刺史,辭之官,教之耐事。師德:"吾備位宰相,汝復為州牧,榮寵過盛,人所疾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其弟跪曰:"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師德憂:"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當笑而受之。
譯文
故事發生在唐代武則天時期。婁師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則天的賞識,招來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在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時候他對他弟弟說:"我現在得到陛下的賞識,已經有很多人在陛下面前詆毀我了,所以你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讓。"他弟弟就說:"就算別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臉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婁師德說:"這樣還不行,你擦掉就是違背別人的意願,你要能讓別人消除怒氣你就應該讓唾沫在臉上自己幹掉。"
人物
婁師德生於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字宗仁,原武(今原陽西南)人,從小才思敏捷,20歲的時候便考中進士,被任為江都縣尉。他由於才能出眾,很快便被升為監察御史。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位於青藏高原的吐蕃派兵侵襲唐朝邊境,唐高宗李治頒發《舉猛士詔》,招募勇士,進行軍事反攻。婁師德毅然報名參軍,要為國效力。次年,唐軍進展不順,損兵過半,危急時刻,婁師德挺身而出,頑強抵抗,唐軍士氣大振。隨後,他又奉命出使,在赤嶺(今青海日月山)與吐蕃進行和談,促使雙方和解罷兵。過了數年,吐蕃再次入侵,他率兵反擊,由於指揮有方,在白水澗(今青海湟源南部)八戰八捷,大大遏制了吐蕃的攻勢。
武則天改唐為周后,以東都洛陽為神都,婁師德更是得到重用,出將入相,屢建奇功。婁師德胸懷寬廣,尤其以能夠忍讓而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