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爾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youtube |
喀布爾(普什圖語:کابل,波斯語:کابل,羅馬語:Kābol), 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省首府和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喀布爾有3500年的歷史,古代很多帝國都為了爭奪這塊戰略要地而長時間地戰爭,因為喀布爾是連接中亞和南亞的貿易必經之路。它位於通往北部的烏茲別克斯坦(通過Mazār-eSharīf),東部的巴基斯坦(通過Jalālābād)和南部的Kandahār的交叉路口。「喀布爾」在信德語中是「貿易中樞」的意思。
目錄
城市景觀
新城比較繁華,商業區、皇宮、官邸及高級住宅大多集中在此,市內多宮殿,較為著名的有古爾罕納宮、迪爾庫沙宮、薩拉達特宮、薔薇宮以及達爾阿曼宮等。達爾阿曼宮是議會場所與政府部門所在地。喀布爾市中心的梅旺德大街矗立着綠色的梅旺德紀念碑,紀念碑四周有四尊大炮。
城市周圍的山坡上,石山上、古塔、古墓、古堡以及伊斯蘭教堂、寺廟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沙希杜沙姆施拉寺、巴卑爾陵墓、國王穆罕默德·迪納爾·沙阿陵墓、國家博物館、考古博物館等。城南的「扎赫」祠是伊斯蘭頂式建築物,是伊斯蘭教什葉派創始人阿里的住處。離祠約30到40米處有一巨石,中央裂開一條長約兩米、寬約一米的大縫,傳說是阿里劍劈巨石留下的聖跡。
地理位置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voanews |
喀布爾位於阿富汗東部,興都庫什山南麓、海拔1,791公尺(5,876英尺)的谷地上,地勢險要,周圍群山峻岭呈U字形環抱。[1] 城市面積為1,023平方公里(395平方英里),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城市。喀布爾河從市中心流過,將喀布爾市一分為二,南岸為舊城,北岸為新城。喀布爾屬於寒冷半乾旱氣候(柯本氣候分類)
在城市周圍,有許多湖泊及濕地,其中一個大型的湖泊和濕地位於一個名為「Kol-e Hashmat Khan」的古城的東南方。[2]
人文歷史
喀布爾成為了1504年,莫臥兒王朝被巴布爾皇帝佔領,後者投資了公共建築和花園。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正是喀布爾的氣候及其果實導致巴布爾愛上了這座城市。他的繼任者在印度的阿格拉建立了首都,喀布爾成為莫臥兒帝國的區域哨所。
1738年被波斯將軍納迪爾·沙赫佔領為止。遇刺後,AḥmadShahDurrānī成為權力鬥爭的統治者,是他的兒子Timur Shah(其修復後的陵墓站在喀布爾河岸上)將首都從喀布爾的動盪部落轉移到喀布爾。坎達哈爾。據說此時喀布爾的人口為10,000,其中包括由曾在納迪爾·沙赫(NādirShāh)任職的基齊爾巴什(Kizilbash)駐軍建造的有圍牆的欽達沃(Chindawol)城牆。
在接下來的20年中,人口增長到50,000多,但該城市基本上仍局限於喀布爾河南岸。
1842年,英國軍隊進行了一次懲罰性襲擊,破壞了集市和住宅財產。
1880年的第二次襲擊中,摧毀了巴拉·希拉爾,而巴拉·希拉爾在那之前一直是政權所在地。十年後,阿米爾·阿卜杜勒·拉曼汗(AmirʿAbdal-RaḥmānKhān)開始在喀布爾河以北建造新的宮殿建築群(現為總統府或Arg)。這引發了向城牆外擴展的過程,擴展到北部以前的果園和市場花園。
在1920年代AmānullāhKhān在城市的南部邊緣修建了一個新的街區,最初是為容納新成立的喀布爾市而建的。
到1950年代,喀布爾的人口已增長到約200,000。
1964年的總體規劃設想在20年內建成80萬人口的城市。[3]
經濟
該城市的核心仍在喀布爾河北岸,在20世紀期間建立了政府和商業機構。喀布爾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貿易,其集市在整個地區享有盛譽。 喀布爾的主要產品有:鮮果、乾果、飲料、阿富汗地毯、羊毛製品、家具、古董紡織品和服裝。1978年開始的阿富汗戰爭嚴重影響了喀布爾的經濟發展,直到卡爾扎伊政權在2001年建立後,喀布爾的經濟才有了進展。 作為20世紀上半葉現代化進程的一部分,和多數城市一樣,對各種工業企業進行了投資,包括紡織廠和機械化磚生產廠。1960年代,該市以東的Bagrāmī地區被指定為工業區,儘管在1993-94年間派系戰鬥人員遭受了廣泛的破壞和搶劫。數十年的衝突使許多工廠閒置或變成廢墟。21世紀初期的建築熱潮創造了一些就業機會。
體育
板球是喀布爾的主要運動,擁有3個板球運動場中的2個是板球運動。
旅遊景點
Bāgh-eBābur,幾個 由莫臥兒皇帝巴布爾(Bugul)於16世紀建造的花園在2008年恢復後重新向公眾開放。位於花園東南角的19世紀皇后宮經常用於文化活動,包括展覽和音樂演奏會。
教育
喀布爾大學(Kabul University)坐落在Kārteh-yeSeh的附近地區,其校園代表了該市最大的綠色生存空間之一,建於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