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乱子草
喜马拉雅乱子草 |
中文学名:喜马拉雅乱子草 拉丁学名:Muhlenbergia himalayensis Hack.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大戟科 属:乱子草属 |
喜马拉雅乱子草,秆红紫色细弱,花序呈线形或线状长圆形,穗为灰绿色披针形。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和四川省等地区。
目录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较短的根茎。须根细长,长可达23厘米。秆丛生,较细弱,基部径0.5-1毫米,具数节,节稍膨大,常红紫色,膝曲或倾斜,高30-50厘米,多分枝,光滑无毛。叶鞘疏松,多数长于节间,无毛;叶舌膜质,长约0.5毫米,先端平截,撕裂状,无毛;叶片线形,扁平,柔软,长1-9厘米,宽1-3毫米,两面无毛仅粗糙。
圆锥花序稀疏,狭窄,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5-15厘米,分枝纤细,曲折,每节1-2枚,主枝下部1/2常裸露,1/2以上着生少数小穗,小穗柄纤细,糙涩;小穗灰绿色带紫色,狭披针形,长3-4毫米;颖膜质,披针形,两者近相等或第一颖稍短,先端长渐尖或呈芒尖,具1脉,粗糙;外稃与颖等长或略长,长3-4毫米,有铅绿色斑纹,具3脉,背面下部1/3以下被柔毛,其毛不显露于颖外,其余粗糙,先端尖,中脉延伸为1芒,其芒常为紫色,纤细,粗糙,直立或稍曲折,长9-14毫米;内稃等长于外稃,粗糙,具2脉;嶙被2,膜质,小;雄蕊3,花药黄色,长约1.5毫米。 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 000-2 500米的山谷湿地、水沟边、林下灌丛中及山坡草地上。
分布范围
产自云南、四川等省,西喜马拉雅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