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
喪屍(英语:Zombie),也有活屍、行屍、活死人等別稱,是傳說中形如死人而能夠活動的怪物。源自盛行于非洲貝南、多哥,及北美洲海地的巫毒教信仰,通過祭祀下毒將屍體復活,以便驅使从事勞役活動;在現代的許多游戲和文藝作品中也時有出現。喪屍如同吸血鬼,常歸類於不死生物。也有將已死去的怪物歸類於殭屍,肉體還活著卻已失去理智的怪物歸類於喪屍的說法。
台灣流行文化中常使用殭屍作為「Zombie」的中文名稱,而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一般则译作丧尸。
目录
近代虛構作品中的喪屍
喪屍在各式各樣恐怖或科幻或奇幻類的文學、漫畫、動畫、電玩、劇集、電影中屢次登場。在這些作品中,喪屍具有不斷傳染,同化人類的能力。由病毒或化學毒物等為媒介,通常藉由抓傷、咬傷或寄生蟲在人甚至動物間傳染,受害者通常會瀕死並轉化成喪屍。在一些作品中,轉化的現象是死後才出現;而在另一些作品中,細胞完全死亡的生物不能變成喪屍。在《惡靈古堡》中,植物也可以受感染病毒而成為喪屍。
當代作品對喪屍的設定始見於科幻小說《最後一個人》中的「吸血鬼」。書中的「真吸血鬼」並不像西方傳說中的吸血鬼,書中的「疑似吸血鬼」反而和西方傳說中典型的「吸血鬼真祖」相似。 確認近代喪屍形象並有深遠影響的是恐怖電影《活死人之夜》,這部作品中的喪屍行動遲緩、智力低下、成群出現並攻擊活人,被它們咬傷的人也會變成喪屍。後來許多恐怖作品沿襲了這樣的設定。
對於影視作品來說,喪屍形象來自沒有複雜的歷史背景或森嚴的社會等級的非洲文化,不需要吸血鬼真祖、吸血鬼貴族等複雜的設定,更接近活死人的本來面目。
巫毒教中的喪屍
根據海地巫毒教信仰,「Houngan」或「Mambo」可以復活死者,復活之後的死者沒有自主意識並被舉行復活儀式的人操縱,經此法復活的死者就叫喪屍。但這並非真的死者復活。例如在海地有許多喪屍傳說,其實是源於當地巫師用藥物迷昏被害人後,用迷幻藥及催眠等手段控制被害人的行動。 據描述,巫師會在受害者的食物或經常接觸的物品上下毒,令受害者出現「假死」的現象。他們會在喪禮過後把受害者的「屍體」挖出來,再在其頭部插上一枝木條,破壞其記憶系統。受害者於是失去記憶,對他們的新主人唯命是從。這些喪屍通常在農地被用作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