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祖埃•卡爾杜齊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8月19日) |
喬祖埃•卡爾杜齊(義大利語:Giosuè Carducci,1835年7月27日-1907年2月16日),出生於義大利托斯卡那大區的,是一位詩人、教師、文藝評論家[1],他於190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該獎項首位獲獎的義大利詩人,被譽為19世紀義大利的頂尖詩人。
目录
代表作品
诗集:《声韵集》、《青春诗钞》、《轻松的诗与严肃的诗》、《新诗钞》、《蛮歌集》、《有韵的诗与有节奏的诗》等。长诗:《撒旦颂》等。专著《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行吟诗人和骑士诗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
艺术特色
《少年集》其后的诗集《讽刺诗与抒情诗》(1868),收集了六十年代的一些诗作,在许多首诗中可听得出某种哀伤。罗马的久攻不下,固然使得卡尔杜齐深感愁闷,但在当时占取优势的政策中,也有许多事情使卡尔杜齐情绪不悦。新的政治情势无法达到卡尔杜齐的期望。不过在这个集子中我们还能读到一些极为优美的诗。卡尔杜齐熟悉十四世纪的诗,所以我们在他的诗中可以听到许多这个世纪的回声,例如《白色舞会之诗》以及关于意大利王国宣言的诗。 只有到《新诗抄》(1861—1881)和三卷集《野蛮颂》(1877—1889)中,卡尔杜齐才在抒情诗方面达到完全的成熟,并表现出风格上的完美。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位以耶诺特奥·罗马诺为笔名,与对手激战的倨傲的诗人了,在我们面前代之以一种完全改观的诗风,在那里人们可以听到甜美、柔和的旋律。引导诗《诗与韵律》极富音乐性,是对韵律之美的一首真正的赞美诗,它的结尾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卡尔杜齐的风格特色。显然,卡尔杜齐对自己的气质心里是清楚的,他自比为第勒尼安海。但他的不安并未持续,而真正快乐的音调则在迷人的诗《五月牧歌》里回响。《早晨》这首诗明显是怀念雨果的,它就像那首题为《希腊之春》的诗,同样令人喜爱。
《抗暴》是《新诗抄》中的一部分,由一系列的十四行诗所组成。虽然诗的价值不高,但可以代表卡尔杜齐对法国革命毫无保留的赞誉。
卡尔杜齐的伟大在他的《野蛮颂》里得到了更加完全的体现,诗集的第一集出版于一八七七年,第二集一八八二年,第三集一八八九年。其中对作品形式的批评作了一些辩护。 虽然卡尔杜齐采用古代的韵律,但他对此加以彻底变形,以致一个听惯古诗的人,从中却听不出古典的声韵。这些诗有许多已达到内容完美的巅峰。卡尔杜齐的才华从未超越《野蛮颂》的高水准。迷人的《米拉玛》,以及旋律优美而带有忧郁的《在秋晨的车站》是卡尔杜齐最富灵感的作品。《米拉玛》是写不幸的马克西米连皇帝,及其短暂的墨西哥探险,那动人的悲调远胜过栩栩如生的想像,它同时还描写了亚德里亚海岸,完美精练。这首诗散发着一股怜悯感,这种情调在卡尔杜齐处理奥地利题材时是很罕见的,而他在《诗与节奏》(1899)里描写伊丽莎白女皇悲惨命运的美丽诗篇中,又再一次表现了这种怜悯之情。
在像卡尔杜齐这样激昂而丰富的诗质中,可以发现许多鲜明的对照来自各方面的不满于是就混杂着对人的衷心赞美。无论如何,卡尔杜齐是世界文学上最具威力的泰斗之一,虽然也有发自他同胞的不满之声,但即使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避免这一点。因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责难并非针对他某些时候所热衷的共和倾向。人们让他保留自己的观点,没有人去对他独立的政治立场表示争议。总之,他对独裁者的敌意,随年月而日趋消沉。他越来越把意大利王朝视为意大利独立的保护者。事实上,卡尔杜齐曾献诗给意大利皇后玛格丽塔,一位受到四面八方的人所尊敬的崇高女性,她的诗性心灵受到卡尔杜齐宏伟艺术的颂扬,卡尔杜齐对她的美貌和慈爱的敬仰,表现在宏伟的诗篇《献给意大利皇后》和不朽的诗《鲁特琴与竖琴》中,他透过普罗旺斯牧歌,表达了对这位贵妇的赞颂。心胸狭窄的、顽固的共和党人由于卡尔杜齐的这些诗而把他看做是他们事业的背弃者。然而,他义正辞严地反驳说,献颂诗给高雅而善良的女性,与政治毫无关系,而他拥有权利,可随心所欲去思考,去描写意大利统治家族及其成员。
为意大利自由而战,这对他感性的发展极端重要。卡尔杜齐是强烈的爱国者,他以全部心灵的烈火投入战争。无论在阿斯普罗蒙特和曼塔那的战败中他受到何等的挫折;无论新议会政府不能依照他的愿望组织,使他受到何等的幻灭,但他仍为他神圣的爱国事业的胜利而狂喜不已。
他热情的天性,使他对于任何在他看来有碍完成意大利统一工作的事深感苦恼。他是个缺乏耐心的人,做事总是力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他尤其对那种圆滑的拖沓和含糊极为反感。
同时,他的诗却灿烂华丽。虽然他也是历史和文学评论杰出的作者,但我们首要关注的是他的诗,因为他借诗赢得极大的声誉。
写于五十年代的《少年集》(1863),顾名思义,是他年轻时代的作品。它的两个特点是:一方面是古典的造型和音调,有时带着卡尔杜齐崇仰太阳神阿波罗和月亮神黛安娜的观点;另一方面有显著的爱国情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权力带着强烈憎恨,他认为这是意大利统一的最大障碍。
他坚决反对教皇的绝对权力,卡尔杜齐在他的诗篇中唤起读者对古代罗马的回忆和对伟大法国革命的憧憬,也使读者想起了加里波第和马志尼的形象。有时候他相信意大利似乎已经前景渺茫,担心所有古代的德行和勇敢精神都已腐化堕落,这时,他便陷入最深的绝望之中。
真正的爱国情操表现在十四行诗《马真特》和诗篇《公民表决》里,他再次对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表示衷心的赞扬。那首描写萨伏依十字架的诗应该是《少年集》中最美的诗了。
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原因
- 「喬祖埃•卡爾杜齊不僅是由於他精深的學識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為了頌揚他詩歌傑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創作氣勢,清新的風格與抒情的魅力而獲獎。[2]」
著作
- 《意大利民族文學的發展》
詩
- 1848年 《致上帝》
- 1849年 《致母親》、《生命》
- 1857年 《聲韻集》
- 1871年 《青春詩抄》
- 1871年 《輕鬆的詩與嚴肅的詩》
長詩
- 1863年 《撒旦頌》[3]
視頻
參考來源
- ↑ 李魁贤译. 诺奖诗人——乔祖埃•卡尔杜齐. 中国诗歌学会官网. [2018-10-29].
- ↑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06. Nobel Foundation. [201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 ↑ 宋兆霖. 1906年获奖作家——卡尔杜齐(1).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