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武氏墓群石刻 |
中文名称: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地 点 :嘉祥县纸纺镇 始建时间: 东汉桓、灵时期 文物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 构 :全石结构 意 义 :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 |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又称武梁祠、武氏祠。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
武氏墓地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将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
墓群石刻为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又称武梁祠、武氏祠。在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现存双石阙、1对石狮、2通武氏碑和4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雕刻精美,刻技娴熟,系珍贵的历史资料。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目录
石刻建筑
武氏墓相当于东汉桓、灵帝时期(147~189)[2]。 除石阙外,诸石祠于宋代以后倾圮。其中的“武梁祠”画像,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录其部分榜文、图像于《隶释》和《隶续》,始以“武梁祠画像”名之。
清乾隆年间,黄易等人掘出祠石,当时认为有4座祠堂,即武梁祠和根据武梁祠位置定名的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经筹划保护,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绕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
此后好事者陆续将零星汉画石增置祠内,并且拓墨流传,中外书刊广为著录,毕沅、瞿中溶、容庚等作了专门的考证和著录。
1941年,美国学者费尉梅根据画像拓层对祠堂进行复原,但未能解决全部祠石的复原。
198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原石全面考察,重新对武氏祠进行配置复原,确证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3座祠堂,不存在后石室。
石阙与石狮
石阙与石狮原为武氏墓地神道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3],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
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一对圆雕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
武氏碑:宋代以来金石家累有著录。武梁碑、武开明碑早佚,现存武斑碑、武荣碑。武斑碑作圭形,额有圆穿,高2.10米。
武氏祠堂
武梁祠原为单开间悬山顶石构建筑。现存6石,即“武梁祠画像”3石、“祥瑞图”2石、“武家林”断石柱 1石。祠内墙壁和屋顶上都刻满画像。三壁上部罗列历史故事,和祥瑞画像最丰富,有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尖刻东王公、西王母等灵仙故事,内顶刻布神鼎、黄龙、比翼鸟、比肩兽等各种祥瑞图像,其旁皆有隶书榜题。
前石室原为双开间悬山顶石构建筑,后壁正中有龛。现存16石,即原“前石室画像”12石,“后石室画像”4-5二石,“孔子见老子”1石,供案1石。祠内满刻画像,亦有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故事,壁西刻孔子见老子、孔门弟子和祠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宴乐、庖厨、仙灵神话,以及文王十子、赵宣子、荆轲、邢渠等良卿古贤;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陆攻战图。小龛后壁刻祠主楼阁家居图,室顶为仙人出行、雷公电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娲等灵仙神话,前石室车骑画像有大量榜题,与武荣碑所记经历多相吻合,一般推定祠主为武荣。
左石室原形制与前石室相同,现存17石, 即原“左石室画像”2-9八石,后石室画像1-3与6-9七石,残脊石1,花纹条石1,内容布局亦类前室。其中如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顶部的海灵山行、升仙图等均为前室所不见。无榜题,祠主待考。
艺术特点
武氏墓群画像石雕刻技法主要采用压地隐起,既保持了平齐的壁面,又使画像跃然而出。物像外石面留有整齐细密的竖线凿纹。构图分层分格组合,层次井然。
这批石刻艺术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学者争相拓墨,中外书刊广为著录[4]。
文物保护
武氏墓群石刻中的汉石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这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此设立文物保管所。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将位于坑中的双阙原位提升现地面,其上建了高大宽敞的保护室;1972年,又将祠石从旧屋中拆出,移置阙室内四周石台上。1981年蒋英矩在进行全面考察后进行了配置复原,提出了“后石室”并不存在的确证。
文史记载
山东省嘉祥县城南的武氏石刻,集文史记载,雕刻绘画于一身。上溯先秦,融会两汉;雕古画今,凝思石上。正是汉代大统一思想文化的产物于反映,它以儒为主,儒道互补,仙道五行思想杂糅,富有兼采众长的特色,与史记,汉赋,淮南等名篇巨制先后在不同的领域各领风骚,共同构成泱泱大汉的时代精神与风貌。我们完全可以称武氏汉画石刻为“汉骚石赋”:汉化楚风,赋于石上,即骚赋精神的凝化形态。
它既关注人生治世,热爱现实生活 ,又充满理想与崇拜,富于想象与超脱;既有儒家的现实描摹,又有道家的浪漫畅想,呈现中原古典理性与楚巫浪漫主义的二元交融;成为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它采用平面浅浮雕即“离地凸起”的雕刻技法,烘托突出浑圆雄壮的造型,纤细遒劲的线条穿绘着逼真的细描,工整流畅圆润端庄,颇富体积感,运动感和力度感。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赞叹武氏石刻:“其高古朴茂,琦玮谲诡之趣,诚非想象所及,虽其形象之表现,没有不合理处,然能运其沉雄之笔线,以表达各事物之神情状况,而成一代特殊之风格,非晋唐人所能企及”[5]。它以永恒不朽的价值与魅力,展示这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也昭示着民族复兴的未来。
历经事迹
武氏墓相当于东汉桓、灵帝时期(147年~189年)。除石阙外,诸石祠于宋代以后倾圮。其中的“武梁祠”画像,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录其部分榜文、图像于《隶释》和《隶续》,始以“武梁祠画像”名之。清乾隆年间,黄易等人掘出祠石,当时认为有4座祠堂,即武梁祠和根据武梁祠位置定名的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经筹划保护,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绕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
此后好事者陆续将零星汉画石增置祠内,并且拓墨流传,中外书刊广为著录,毕沅、瞿中溶、容庚等作了专门的考证和著录。1941年,美国学者费尉梅根据画像拓层对祠堂进行复原,但未能解决全部祠石的复原。198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原石全面考察,重新对武氏祠进行配置复原,确证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3座祠堂,不存在后石室。
视频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搜狐网 2017-8-11
- ↑ 【不周学院】走近汉画像石,走进山东嘉祥县武梁祠,搜狐网 2019-12-14
- ↑ 中国博物馆史料一则——山东部分庙祠一览,搜狐博客 2007-12-22
- ↑ 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5-27
- ↑ 武氏墓群石刻(江山胜迹),人民网 2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