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东镇
嘎东镇隶属于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位置在县境北部。嘎东,系藏语"喜爱的宝贝村"之意。曾名嘎东棍巴。1960年建乡,1970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将白朗学乡并入。
总面积210.56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有25个自然村,总人口8506人(2017),均为藏族。主要山脉有贵朗、宗萨等。团结渠系贯穿全境。经济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有耕地1 080.5公顷,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牧业主要饲养牦牛、绵羊、山羊等。盛产贝母、雪莲花、车前草、土黄连、当归等。有小学2所,镇有卫生所。马义村即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有四百多户,人口大约为3800左右,属全藏区规模最大的农村乡镇。[1]
目录
简介
现已有中国农业银行分支,镇卫生中心、邮政、派出所等等……………
嘎东寺历经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到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盛行格鲁派。寺中珍藏有举世罕见的宝物,即该寺第四任堪布桑布钦布的两条径骨和空行母丝萨曲珍的头颅。在桑布钦布右径骨上端的骨缝四周天然生成着微小的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无量光佛、护法神、度母五尊佛像;左胫上端天然生成着微小的释迦牟尼佛像和4个白色舍利;在度母化身空行母丝萨曲珍的头颅上天然生成着三个藏文字母和度母像。原嘎东寺已被毁坏,1985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嘎东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宗喀巴师徒3尊、度母等佛像。每年藏历7月29日,寺院举行"驱鬼"仪式。[2]
特色产品
嘎东靴子是高原民族服饰当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在整个 西藏靴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后藏区靴子发展的源头。它是藏族地区优秀的民间手工制作文化,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价值
嘎东靴子蕴含着当地群众生活和劳动的久远习性,传承了古老的民族手工业技术。同时嘎东靴子是代表着后藏靴子最早兴起的源头,该产品解放之前,仅限于西藏上层人士和各大寺庙享用的民族手工业产品,那时候靴子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解放之后学艺人员的增多逐步走向了老百姓的家庭,但是没有大面积的融入的到基层社会里,直到20世纪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西藏各地激起了传统民族服饰新浪潮,从前老百姓是没有权利穿靴子的,人们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靴子自然成为人们过各种大小节日的首选盛装。靴子的需求急剧增多,市场前景宽阔。另一方面来说嘎东靴子的发展体现出当地群众的新旧时代的生活,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历史考证价值,靴子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百万农奴翻身做国家主人的活史册。
经济价值
嘎东靴子为当地群众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中起到重要作用,有靴子亲传弟子巴桑次仁带头的嘎东靴子农民合作社已成立,其成员都是在当地出名手工技艺人,他们已经开始转变观念,把靴子制作业当成一种职业,学习和巩固嘎东靴子制作业的传统技术,同时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各个分散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带动周边可以带动的所有力量,打破自给自足的原始模式,正迈步宽广的市场经济当中。
实用价值
靴子已然成为新时代藏民族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盛装,嘎东靴子作为靴子的一种,不仅在牧区群众和各大寺庙中必备的节日盛装,更是成为国内外旅客最青睐的一种旅游纪念品。
艺术价值
嘎东靴子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当地特色。
它代表卫藏地带农牧民的生活,体现出藏民性格,从侧面能够了解整个靴子制作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