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嘎瑪鄉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 ,地處卡若區北部,東與柴維鄉相接,東南、南與柴維鄉、約巴鄉相接,西、北與青海省囊謙縣和西藏類烏齊縣相接。行政區域總面積393.4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嘎瑪鄉戶籍人口4920人。

1959年,置嘎瑪鄉。1974年,改公社。1980年,2014年11月,嘎瑪鄉改屬卡若區。截至2020年6月,嘎瑪鄉轄10個行政村。

2019年,嘎瑪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1]

目錄

基本信息

嘎瑪鄉位於昌都市卡若區北部,扎曲河流域西部的廣大地區。鄉轄域東與柴維鄉相接,東南部、南部與柴維鄉、約巴鄉相接,西部、北部與青海省囊謙縣和西藏類烏齊縣相接,面積393.33平方千米。扎曲河流經該鄉約50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村民小組)。

境內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平均海拔3700米,旅遊資源豐富,交通相對較為便利。由於噶瑪寺保存至今,民族民產間文化底蘊深厚,構成了民族民間手工藝傳承的特殊地理環境。嘎瑪民族手工藝包括:唐卡,佛像、宗教用品、服飾佩飾、生活用品打造,瑪尼石雕刻等。[2]

歷史

相傳七世嘎瑪巴曲扎江措從尼泊爾帶來的兩個擅造佛具的工匠,就安家落戶在嘎瑪鄉瓦寨村白坡叢,逐步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嘎瑪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由於歷史的、宗教和自然的原因,在匠人之鄉以嘎瑪為中心,逐漸分為兩處民族手工業集散地。一處是以打造寺廟供奉的各類佛像為主體的柴維鄉翁達崗村,最初產生於十四世紀後期,隨著強巴林寺(藏東最大的黃教寺廟)勢力的強大而衍生;另一處是以雕鐫佛教經具為主體的嘎瑪瓦寨村,其歷史可追溯到十二世紀上半期,隨噶瑪寺(康區創建最早的寺廟,迄今已有850多年悠久的歷史)興盛而興起。

嘎瑪民族手工藝由匠人代代相傳,較少文字資料記載,但其名聲歷來在康巴地區有較大影響。其中唐卡畫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時期,距今有7百多年的歷史。其畫以長期發展起來的壁畫藝術為基礎,逐步演繹出一種獨特、別具一格、易於收藏、利於宣傳宗教的一種新型畫種唐卡。嘎瑪鄉唐卡屬"嘎瑪噶志"畫派,相傳由郎卡扎西活佛所創,與其同時期的八世噶瑪巴活佛米久多吉,奠定了"嘎瑪噶志畫派"的造型理論基礎。16世紀,嘎瑪噶志畫派開始盛行康區,先後湧現出了一批大師。嘎瑪噶志畫派在發展過程中,由於生存地域與中原漢地緊密相連,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往也相對頻繁,尤其在繪畫方面,多受漢地明代以後工筆重彩畫和四川綿竹木版年畫的影響。其總體風格形成了有別於衛藏地區勉唐、欽則兩大畫派的獨特面貌,佛像造型多南亞梵式風格,畫面主體人物的色彩、技法為本土格調,背景山水風景、花卉草木又多漢式趣味的新畫風。20世紀初,噶志派藝術達到了更為完善和成熟的境界。[3]

文化發展

由於受"文革"影響,嘎瑪民族手工藝一度瀕於滅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實以來,嘎瑪民族手工藝得到了新的發展,匠人逐步增多,許多瀕臨失傳的技藝得以保護、傳承。2002年,嘎瑪鄉被自治區命名為"民族民間手工藝術之鄉"。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針對西藏的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尤其是1992年全國鄉鎮企業工作會議以及全區鄉鎮企業工作會議召開以後,區黨委、政府作出了《關於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決定》,制定了西藏發展鄉鎮企業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目標和任務。昌都縣將嘎瑪民族手工藝納入鄉鎮企業管理範疇,多次舉辦培訓班,使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一批老藝人在黨委、政府的關心下,重操舊業,並悉心傳授技藝,使一度瀕臨滅絕的民間手工藝得以傳承。

在政府的引導組織下,嘎瑪民族手工藝在生產手段和生產方式上,不僅大膽採用了現代先進的淬火、煅燒等工藝,而且由單家獨戶作業過渡到了多匠聯手,多戶合作的生產經營格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產品上市周期;在生產內容及產品性質方面,也有了相應的轉變。由過去的專攻一品轉向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上,即向多藝型發展,既會佛像、經具的製作,又會農牧生產用具及日用生活品的打造,隨需而定,極大地避免了盲目性。這些措施,既傳承了民間藝術,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農牧民增收。2004年,嘎瑪鄉確立了"文化立鄉、旅遊興鄉、生態美鄉、手工藝富鄉"的發展思路,將嘎瑪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作為發展的基礎,拓展了嘎瑪民族手工藝發展的空間。

2004年,唐卡畫藝人嘎瑪德勒撰寫出版了《佛像底線祖傳技法》一書。

2005年,卡若區文化工作重點放在了民間文化的收集整理,嘎瑪民族手工藝是其中一個重點,對民間藝人進行調查、摸底,並將按照其藝術造詣、聲望、貢獻等方面評選"十大民間藝人(民族手工藝類)",努力推動民族手工藝術的發展。

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07年,卡若區文化局申報嘎瑪鄉"嘎瑪嘎赤"畫派唐卡入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2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展了嘎瑪民族手工藝術調研、普查,深入研究其歷史發展脈絡、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建立起保護、繼承的長效機制,擴大嘎瑪民族手工藝術影響。卡若區擬建立以嘎瑪、柴維兩鄉為中心的民族手工業開發區,充分發揮當地民族手工業的傳統優勢,在不斷更新技術和提高工藝水準的前提下,積極創辦專業村、專業戶,適度集中協作,形成生產規模,增加名優新特、屬於自己的品牌。同時搞好產前、產中、產後的社會化的服務,儘快建立一個以產供銷為一體的藏東民族手工業基礎,使民族手工業真正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以發展旅遊業為契機,將民族手工藝與旅遊產業有機結合,發展適合旅遊購物的民族手工藝產品,使嘎瑪民族手工藝成為嘎瑪旅遊景區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今在嘎瑪幾乎家家會手藝,戶戶有傳人。全鄉1152個勞力中,就有專職銀匠140人,畫匠72人、石匠98人、木匠18人。這些匠人遍及該鄉9個行政村,其中尤以嘎瑪寺近前的瓦寨、里土、比如3村最為集中。民族手工藝人主動走出山村,外出聯繫銷路,足跡遍布昌都各縣、拉薩和青海、四川、雲南等省藏區,聲譽日益響亮。[4]

相關研究

嘎瑪鄉作為西藏著名的民族民間文化之鄉,吸引了眾多人類學、民族學、藝術學、藏學等領域的學者前往進行學術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有:

土呷,康區昌都傳統文化藝術精解,《西藏藝術研究》2001年第4期

馬麗化,嘎瑪溝,一條文化風景線,《西藏文學》2002年第03期

張建世,瓦寨村藏族銀銅工藝調查,《西藏研究》2008年02期

唐緒祥,西藏藏族金屬工藝紀實,《裝飾》2006年第10期

劉冬梅,西藏昌都地區藏族民間美術資源調查,《中國藏學》2011年第2期

劉冬梅,唐卡之鄉的悸動,《西藏人文地理》2011年第3期

劉冬梅,《造像的法度與創造力》,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