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ǒu、ōu、 òu),漢字,左右結構,筆畫7畫。形容詞,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血),作嘔(噁心,厭惡)。組詞,嘔吐、嘔血等。[1]

[]

《左傳·哀公二年》「吾伏嘔嘔血。」《山海經·東山經》「其音如嘔。」 常用詞組


嘔吐

ǒutù

[vomit;be sick;throw up] 飲食、痰涎從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獻多以有聲無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物有聲為嘔。現一般不區分,而將有聲無物者,稱為「乾嘔」

嘔心

ǒuxīn

[exert one's utmost effort] 喻用盡心思和精神從事工作

嘔心瀝血

ǒuxīn-lìxuè

[make painstaking efforts;shed one's heart's blood;work one’s heart out] 耗盡心血

嘔血

ǒuxuè

[haematemesis;spit blood;throw up blood] 吐血。食管、胃、腸等消化器官出血經口腔排出

嘔啞

ǒuyā

[oh yah] 形容聲音嘈雜

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唐·杜牧《阿房宮賦》

嘔啞嘲哳難為聽。——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證名。出《素問·診要經終論》。

①即嘔吐,胃內之物上涌而出,有聲有物。《衛生寶鑑·補遺》:「有物有聲,名曰嘔。」詳嘔吐條。

②食入即吐,稱為嘔。《醫宗必讀·嘔吐噦》:「後世更為分別,食剎則吐謂之嘔。剎者,頃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詳噎膈條。

③噦。想吐而吐不出。《醫學入門·嘔吐》:「嘔則無所出。」即俗稱噁心。 基本詞義


(嘔)

ōu

(1) ㄡˉ

(2) 〔~啞〕形容管弦樂曲、嬰兒說話、搖櫓、鳥鳴等聲音,如「~~學語」、「~~管弦」。

(3) 古同「謳」,歌頌。

(4) 鄭碼:JHOS,U:5455,GBK:C5BB

(5) 筆畫數:7,部首:口,筆順編號:2511345

參考詞彙


vomit

基本詞義 嘔

(嘔)

òu

(1) ㄡˋ

(2) 古同「慪」,慪氣。

(3) 鄭碼:JHOS,U:5455,GBK:C5BB

(4) 筆畫數:7,部首:口,筆順編號:2511345

參考詞彙


 vomit

詳細註解


ǒu

[動]

(1) (形聲。從口,區(ōu)聲。本義:東西在胃喉中上涌,從口中出來)

(2) 同本義 [vomit]

歐,吐也。——《說文》。字亦作嘔。

吾伏嘔嘔血。——《左傳·哀公二年》

其音如嘔。——《山海經·東山經》

有女子方跪,據樹而嘔絲北海外也。——《博物志·異人》

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唐·杜甫《北征》

(3) 又如:嘔逆(噁心想吐);嘔泄(吐瀉);嘔家(平素患有噁心、嘔吐的病人)

(4) 古通「謳」。唱歌 [sing the praise of]

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漢書·朱買臣傳》

(5) 如:嘔吟(歌吟);嘔唱(唱歌)

(6) 逗弄;故意惹人生怒 [tease;get angry]

你不要嘔我。——《水滸傳》

詞性變化


ǒu [象] 象聲詞 [oh]。如:嘔呀(象聲詞);嘔吼(象聲詞。野獸嗥叫聲);嘔軋(象聲詞。搖櫓聲);嘔呢(象聲詞。幼兒語聲);嘔哇(象聲詞。歌聲);嘔啞(象聲詞。小兒說話聲、車行聲、搖櫓聲、鳥鳴聲等);嘔嘎(象聲詞。燕雀鳴叫聲)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