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大學英語:Sichuan University),簡稱「川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高水平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擁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併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技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於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中國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 [1]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14個,其中2個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專任教師5494人;全日制本科生3.7萬餘人,碩博士研究生2萬餘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3700餘人。 [2] 創辦時間 1896年 屬性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2011計劃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類別公立大學 知名校友朱德、巴金、楊尚昆、郭沫若、陳昌智、戴秉國、柯召、吳玉章 學校官網http://www.scu.edu.cn

图集

學校概況 歷年分數線 招生簡章 大學校園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只有陽光透過樹葉點點斑斑灑在小路上的安靜,到處飄蕩着花草的迷人香味,讓人神往。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全國最美高校TOP10都是哪幾所吧。111 目錄 1 歷史沿革 ▪ 追根溯源 ▪ 草創奠基 ▪ 艱難發展 ▪ 世紀騰飛 2 科學研究 ▪ 研究機構 ▪ 建設成果 ▪ 學術資源 3 教育教學 ▪ 師資力量 ▪ 院系專業 ▪ 學科建設 ▪ 教學建設 ▪ 合作交流 4 川大傳統 ▪ 形象標識 ▪ 精神風貌 5 學校領導 ▪ 現任領導 ▪ 歷任領導 6 獲得榮譽 7 知名校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四川大學 外文名 Sichuan University 簡 稱 川大、SCU 創辦時間 1896年 類 別公立大學 類 型 綜合 屬 性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2011計劃 展開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校長:李言榮 黨委書記:王建國 專職院士 15人 本科專業 132個 碩士點 443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54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7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5個 二級學科46個(含一級學科覆蓋) 院系設置 數學學院、物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華西口腔醫學院、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匹茲堡學院等 校 訓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校 歌 《四川大學校歌》 校慶日 9月29日 地 址 望江校區:武侯區一環路南一段24號 華西校區:武侯區人民南路三段17號 江安校區:雙流區川大路二段 院校代碼 10610 [2] 主要獎項 國家科技三大獎41項 [3] 國家教學成果獎31項 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 [2] 知名校友朱德、巴金、楊尚昆、郭沫若、陳昌智、戴秉國、柯召、吳玉章 國家傑青 50人 長江學者 43人 [2] 歷史沿革編輯 追根溯源 四川中西學堂 四川中西學堂外景 四川中西學堂外景 1840年的鴉片戰爭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晚清洋務運動的改良派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作指導思想,「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作方針,掀起了近、現代化的浪潮。在文化教育方面,則以辦新式學堂,興學育才為標誌。 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創辦四川中西學堂,倡導學習「西文西藝」,「分課華文、西文、算學」,成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結合點。6月18日,四川中西學堂正式開學。 四川中西學堂初設英、法文科,以學習英、法語言文字為主。次年,四川洋務總局行文確認增設算學科(算學館),這裡的「算學」是數、理、化,也即理科的通稱。四川中西學堂按照西方「分科立學」的教學制度,對學生按科類、分程度編班定級。 四川中西學堂根據生員入學時的程度,分為「學長」、「學生」、「附學」三個層次。「學長」程度最高,為「資性穎悟,易於造就」的有舉人以上的功名的人士。 1900年,四川中西學堂有了第一屆畢業學生。學堂規定,考得3/6學分者發給三等執照(文憑),考及4/6學分者發給二等執照,考得5/6學分者發給頭等執照。二、三等執照由四川洋務總局轉報四川總督署備案後發給。 四川中西學堂籌辦奏摺及光緒皇帝的御批 四川中西學堂籌辦奏摺及光緒皇帝的御批 頭等執照則還須呈報四川總督親自核准。獲得二、三等畢業執照的學生,原則上到川內或原籍省、區當中學堂教習,也可自費出洋留學。獲得頭等執照者,在經過嚴格考核後,公費派送出洋留學或授以功名。 1901年,四川總督奎俊從四川中西學堂畢業生中選拔18人,從尊經書院選拔4人,由知府李立元帶隊到日本和西方「國家公學堂肄業」。「歲以三年為期,前者畢業,後者繼往」。1906年四川留學生占全國留學生總數的1/10,掀起了四川近代出國留學的第一次高潮。 錦江書院 錦江書院是四川按察使劉德芳於1704年在文翁石室基礎上奉旨創辦,為四川大學主要歷史源頭之一。錦江書院在1733年,被御定為全國22所最著名的省級書院之一,時人曾譽以「石室雲霞思古夢,錦江風雨讀書燈」。 尊經書院 1874年5月,工部侍郎、四川興文人薜煥,偕省內官紳15人,上書四川總督吳棠和四川學政張之洞新建書院,得到張之洞的支持以及川督和清廷的批准,定名為「尊經書院」,為四川大學另一主要歷史源頭。 張之洞《創建尊經書院記》表明,書院旨在培養「通博之士,致用之才」。張之洞為尊經書院制訂了章程18條,對辦學方針、師生關係、學生獎懲、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都提出了原則的要求。張之洞還先後寫了《書目答問》、《輶軒語》兩書,不僅用於指導尊經書院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學習,而且成了清末新式書院和學堂的必讀之物。 尊經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影響四川近現代政治、思想、經濟、文化和科學發展的名人。例如,為變法圖強,英勇犧牲的戊戌六君子一的楊銳;離經叛道、托古改制的今文經學大師廖平;力主新學的四川維新變法的核心人物宋育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捨身炸死良弼,被孫中山先生封為大將軍的彭家珍;領袖群倫、叱咤風雲的辛亥革命時期的大人物吳玉章、張瀾、羅倫、蒲殿俊;清代四川唯一的一個狀元、曾任京師大學堂首席提調和四川高等學校校長的駱成驤等。 [1] [4] 草創奠基 四川通省大學堂與四川省城高等學堂 1901年,上諭宣布將所有書院改為學堂,同時發布管學大臣張百熙所擬《欽定學堂章程》。該章程即壬寅學制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完整的以西方為標準的新學制。 1902年,四川通省大學堂由四川總督奎俊奉旨合併四川中西學堂和尊經書院後組建,仿京師大學堂成例,是中西結合、文理兼備的近代綜合性的高等學校。其誕生標誌着傳統的古代書院和作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學堂,向比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過渡和完善。同年,四川總督岑春煊轉發清廷指令,該指令規定除京師大學堂外,各省的大學堂一律改稱高等學堂,於是,四川通省大學堂又改名為四川省城高等學堂。1903年錦江書院併入。 四川省城高等學堂學科分為正科三類:正科一部(文科)包括經學(主要為中國哲學)、政法、文學、商科。正科二部(理科)包括格致(主要為數、理、化)、工科、農科。正科三部(醫科)包括醫學。學制都是四年。正科就是本科。由於條件限制,醫科未能正式開辦。此外,還有一些根據不同需求和層次設置的科類,如速成師範科、優級師範科、普通科(即預科)、測繪學堂、鐵路學堂、半日學堂、附設中學堂等。 四川省城高等學堂是中國國內親到中國國外聘請外籍教師最早的學校之一,還被授權主管四川省的留學生事務。 四川通省師範學堂和五大專門學堂 經過1903年癸卯學制改革,高等、專門和實業學堂體制逐步確立。四川通省師範學堂(1905年)和四川通省法政學堂(1906年)、四川通省農政學堂(1906年)、四川藏文學堂(1906年)、四川通省工業學堂(1908年)、四川存古學堂(1910年)等專門學堂應運而生,與四川省城高等學堂等共同構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主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