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四川大学二级学院,是全国首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轫于1916年建立博物部;1924年,在成都高师基础上建立了国立成都大学,正式建立生物学系;1952年至1953年开展院校调整,华西协合大学生物系调整到四川大学;1994年,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生物学与细胞学教研室合并到原四川联合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名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目录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至2020年,有教职工174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6人;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1]37人。包括高端外籍教师(欧洲院士)3人,国家特聘专家5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青年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人。国字号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超过16%。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植物学、遗传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生物学、生物技术、生态学[2]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生物交叉试验班,拥有国家“基础学科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班”、“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还建立了四川峨眉山等生物科学野外实习基地。作为全国首批17个“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之一,秉承“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在招考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人才管理、国际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现有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植物生物燃油制备及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所属自然博物馆已有近80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大学自然博物馆,馆藏植物标本72万份,动物标本14万份。近年来,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到达国际拔尖水平(ESI世界前0.5%),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ESI世界前1%)。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将重点建设“资源生物学与高原生态”一流学科,做好西部独有的生态环境,西部特色资源禀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视频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硕士研究生导师条件,个人图书馆,2017-08-24
- ↑ 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 ,搜狐,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