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化協進會
工作內容
其工作包括:以文字譯着及藝術表現介紹歐美各國天主教文化;組織各種會社,以公教觀點研究中國過去文化,向各國教徒宣傳中國文化優點,整理中國天主教文獻;聘請教內外學者舉行講演會及各種學術討論會,與天主教各文化機關合作,以促進宗教文化;聯合教外文化團體以致力中國文化建設;輔助各天主教大學與歐美本教大學交換教授學員。助成各大學新士林哲學講座之建立;募集獎學金以培植公教青年;促進天主教社會服務等。
組織機構
文化協進會設理事長、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日常辦事機構有秘書組、總務組、宣傳組、組織組。總會會址設重慶,各省、市及海外設立分會。以重慶《益世報》為言論機關報。
文化協進會建立後,由于斌、牛亦赤、康思誠、楊慕時、方豪、高思等15人為理事並組成理事會;于斌、牛亦赤、康思誠等7人為常務理事並組成常務理事會;于斌任理事長。有會員500餘人。
舉辦活動
1942年2月,文化協進會為國民政府文化宣傳周舉行祈禱日,特請萬縣教區主教王方濟在重慶真原堂「獻祭」,康思誠神甫講演「愛國真諦」,召集100餘會員,以「天主教的人生觀」為題進行討論。
1943年,為救濟豫災,文化協進會發起徵集名畫、墨寶古玩、玉石以及珍貴衣物、器皿等,舉行義賣,所得義賣款救濟災民。
1945年10月,文化協進會為紀念已故馬相伯、雷鳴遠、費悅義、張善子、鄭志聲,特設5種獎學金。相伯、鳴遠、悅義獎各2名,善子、志聲獎各1名;相伯獎學金限於理科,鳴遠獎學金限於文法科,善子、志聲獎學金限於美術、音樂、戲劇,悅義獎學金無科別之分;申請人須是國內專科以上學校之公教清寒優秀女生。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文化協進會總會隨國民政府遷移南京。
分會組織
于斌在四川期間,在重慶、萬縣、宜賓、康定等地教會中先後建立了文化協進會分會組織。
1944年,萬縣教區成立中國天主教文化協進會萬縣直屬分會,參加會員100餘人。該會在上海、香港、澳門等處購買大批書刊,供會員閱讀。聘請知名學者講學。抗日戰爭勝利後,舉行大彌撒慶祝勝利。1949年停止活動。
1944年,康定教區成立中國天主教文化協進會康定分會。該會設有理事會和監事會,會址設在康定真原堂內,楊華明任理事長。次年,開辦《崇真報》為言論機關報,舉辦過法文補習班。1949年前停辦。
1945年11月,重慶教區成立了中國天主教文化協進會重慶分會。有會員140餘人,設有理事會、監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劉航琛任理事長,會址設重慶真原堂內。次年,因劉航琛不理會務及停止向分會撥款資助,重慶分會活動自行停止。中西文化研究所系比利時本篤會的附屬機構,於1947年在成都創建。所址在成都市羊市街172號。
1942年,本篤會修院院長文嘉禮通過駐重慶的南京教區主教于斌及在國民政府外交部工作的本篤會傳教士楊安然等人,拜會了蔣介石,呈述獲准興辦中西文化研究所,並邀請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朱家驊、南京教區主教于斌、南充墨學家伍非白、着名畫家張大千、成都教區主教駱書雅等人參加。
宗旨
該會以交流哲學、語言、歷史、美術、音樂、神學等中西文化為宗旨。研究所設所長、副所長、研究員、秘書等職。本篤會修院院長文嘉禮兼任所長,副所長楊安然,研究員多數是本會的傳教士,並聘請四川大學、齊魯大學的教授黃覺民、孫伏園等擔任秘書。
中西文化研究所成立後,研究員華倫士、魏明德等傳教士繼續在內遷的山東齊魯大學、南京金陵大學和四川的華西協和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任教,利用講學進行文化交流及學術研究。同時還邀請各大學知名人士到中西文化研究所為青年學生作學術報告,實習英、法等外語,以擴大本篤會在知識界中的影響。
中西文化研究所不定期出版哲學、神學及中西文化等內部刊物。同時從香港真理學會、澳門慈幼書局購買中文教會書刊,供應四川各教區。中西文化研究所還準備在成都外西四座磨興辦教會大學,後未實現。
1950年,本篤會傳教士離境,中西文化研究所自行停辦。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為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2](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3億,占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參考文獻
- ↑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
- ↑ 耶穌創立了羅馬天主教會(聖而公教會),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