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位于内江市资中县城北。先后经历了“四川省内江甘蔗试验场”(成立于1936年4月28日,隶属于四川省建设厅和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科院的前身)内江甘蔗试验场”(1937年9月3日)、“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甘蔗改良场”(1942年6月30日)、“四川省内江甘蔗试验场”(1952年12月,一说4月)、“内江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58年10月)、“内江专(地)区甘蔗试验场”(1960年2月2日独立,隶属内江专区)、“四川省轻工业局甘蔗科学研究所”(1972年11月,隶属四川省轻工业局)、“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1978年5月,先后隶属于四川省轻工业局、四川省轻工业厅、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2008年1月18日,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委员会)的变迁。
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以能源植物(含甘蔗)、花卉植物、林果植物等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为主的综合性社会公益[1]类农业科研单位。
目录
研究机构及其工作内容
现设有糖料作物研究所、林果研究所、花卉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研究开发部门。糖料作物研究所,主要从事甘蔗等糖料作物(含能源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研究利用、品种选育与技术研究、栽培技术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林果研究所,主要从事经济林和果树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研究利用、经济林果新品种的引种繁育与相关技术研究及科技服务;花卉研究所与药用植物研究所,主要从事花卉植物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研究利用、新品种选育和相关技术研究与科技服务、新品种快繁、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生物技术研究所,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种质资源研究为基础,以优异基因发掘为核心,开展抗性、优质性状基因的标记、分离与克隆、利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改良作物性状,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科技人才与科技设施
规格:正县级单位;编制200人。有职工180人,其中在职72人。有中等专业以上学历人员104人(含退休,下同),其中有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研究生6人。有教授级专家5人,副教授级专家18人,讲师级专家23人,助教级等科技人员1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内江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甘蔗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1人、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1人。一直承担着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
有一支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学[2]、草业科学、农学、土壤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植物保护、中文、甘蔗、生物技术、园林、园艺、园艺设施、观赏园艺、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蔬菜、农技推广等专业毕业的科技人才队伍。
建有3000多平方米、配置了40台(件)各类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可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化学、植物保护、甘蔗糖化、植物组培等研究的科研实验大楼。有三个基地:资中县明心寺镇明坝村的资中试验站、成都市郫县清河镇蜀都花卉产业园区的成都花卉基地和阿坝州汶川县草坡乡的兰花越夏基地。约有9公顷耕地的科研试验基地、200多公顷的特约良种繁殖基地和5个(攀西3个、川南和川西北各1个)特约良种繁殖基点。有12000余册科技藏书和科技期刊。
科技贡献
(一)甘蔗种质与基因资源:该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甘蔗种质与基因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与利用工作,先后搜集保存了10余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糖基因材料(田间糖锤度达20%以上,其中两个达22%以上);育成了大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优秀甘蔗品种,为华中蔗区和西南蔗区的甘蔗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甘蔗育种创造了优秀亲本川蔗2号(作亲本之一,在全国6省区共育成品种16个)。
(二)科技成果:取得甘蔗、甜菜、甜高粱、甜叶菊、花卉等作(植)物、禽类及其饲料和食品饮料方面的科技成果102项,获奖成果4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育成甘蔗品种26个。
(三)效果体现:甘蔗品种推广方面,四川省自育甘蔗良种面积到1973年已达到植蔗面积的51%,基本进入“自育良种时期”,其中川蔗系列品种占四川省植蔗面积的46.4%,不仅使甘蔗单产得到了提高,而且机制白糖产率由“外来种时期”的9%左右提高到11%左右。到1990年,自育和引进良种的面积占四川省植蔗面积的91.6%,川蔗系列品种面积达到四川省植蔗面积的72.7%,使四川省甘蔗的工业单产由1960年的每公顷10.05吨提高到1980年的35.25吨后再上升到55.35吨。到21世纪初,川蔗系列品种仍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资内蔗区所栽品种,绝大部分是川蔗14号、乐山和眉山及德阳蔗区仍以川蔗6号为主;四川省现在的蔗糖主产区的攀西蔗区,种植川蔗6号和川蔗13号两个品种的面积就近80%,全蔗区7个机制糖厂,4个糖厂主栽品种为川蔗13号,2个糖厂为川蔗6号,其中米易的两个糖厂蔗区种植川蔗13号达植蔗面积的85%以上。近几年来,该所为攀西蔗区选育出了川蔗22号等一批深受蔗区蔗农和制糖企业欢迎的新品种(系),丰富了蔗区品种。到目前为止,川蔗系列品种在四川省累计种植面积达50万公顷以上;自育良种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四川甘蔗的工业单产提高到目前的每公顷约60吨,攀西蔗区达90吨左右,压榨甘蔗糖分提高到12%左右。成果在推广应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数十亿元以上。
川蔗系列品种为华中蔗区、华南蔗区和西南蔗区及世界糖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川蔗13号被引入云南广泛种植,代替了不抗眼点病的Co419;1983年红河州种植川蔗13号占植蔗面积45%。云南省政府于1981年对引进推广者颁发新良种推广三等奖。川蔗10号在渐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重要生产品种,占该省植蔗面积的42%左右;继后,川糖83-139也成了该省的主栽品种,1997年已占该省植蔗面积的20%左右;川蔗10号于1982年在湖北种植面积达该省甘蔗面积的9%,1998年报道在广西也有种植。川蔗2号于1988年被广东佛山市鉴定并确定为主推品种,代替粤糖65-296、Co331等晚熟低糖品种,在顺德深受蔗农欢迎。川蔗1号和川蔗4号于1965年经国家农业部推荐支援阿联酋国。川蔗18号、川蔗19号等数个品种曾引入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和马达加斯加试种。
经济林果的研究推广也产生了明显的成效。麻味浓烈、气味清香、色泽灰绿的青花椒,在四川的内江、资阳、遂宁、宜宾、眉山等地、市和重庆的云阳、巫山等地示范推广近700公顷,达到成熟期后每年可使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已成为西部退耕还林山顶“戴帽子”、山腰“扎带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的生态与经济双效树种。
花卉、禽类、食品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在城市和家庭的绿化、美化、香化和满足与丰富人们生活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发表甘蔗、甜菜、甜高粱、甜叶菊、禽类及其饲料、食品饮料、花卉、经济林果等方面的各类文章590余篇,译文200余篇。其中6篇被第二十一届国际甘蔗技师学会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接受;36篇在全国和省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或相关专题文集或论文汇编收录发表,还有24篇先后被中国科协等权威机构和学术团体评为优秀论文。主编或参编专着8部,编写各类专题教材或讲义9套。曾编辑出版省级季刊《四川甘蔗》(国内统一刊号:CN51-1250)(先后曾名《甘蔗科技通讯》、《四川甘蔗科技》)总计72期。
参考文献
- ↑ 社会公益组织需要做什么 ,搜狐,2021-11-10
- ↑ 这样的植物学你爱了吗? ,搜狐,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