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屬群眾性學術專業團體,成立於1959年。前身為四川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後改名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四川分會,1991年12月改為現名。協會現有主席團成員7人,在職工作人員2人,會員近千人。

目錄

協會簡介

協會始終以弘揚民族精神,繁榮民間文化事業為己任;以搜集﹑整理﹑編輯﹑出版﹑研究﹑展演團民間文藝為工作職責。在幾代民間文藝[1]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40餘載春華秋實,碩果纍纍。現將主要工作情況按年代記錄於後。

1956年,對藏族史詩《格薩爾》﹑彝族史詩《俄勒特依》進行採風﹑調查。

1959年,出版了《四川民間故事選》﹑《四川民歌選》﹑《大巴山紅軍傳說》﹑《大涼山彝族民間故事選》等作品。

60年代初,在民協工作進一步走向正軌後,一大批深受群眾喜愛的的民間文學作品產生了。如《趙巧兒送檯燈》﹑《王抄手下打鬼》和專集《杜鵑與李貴陽》﹑《青蛙騎手》等。

70年代末,省民協的工作重新煥發了生機。先後與川大﹑西南民院等大學的中文系合作,做了大量的田野採風,促使《少數民族神話故事選》﹑《阿叩登巴》﹑《望娘灘》等一批優秀作品出版了。

1980年開始,對藏族史詩《格薩爾》的研究﹑翻譯工作也取得了輝煌業績,搜集到手抄本或印刷本64部,發現能唱兩部以上的歌30餘人。

2000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袁珂﹑蕭崇素獲成就獎,《川北獅燈》獲電視音像獎。《九寨﹑黃龍沿線民族地區旅遊資源開發》獲國家民委社科成果一等獎。

2001年《四川民俗大典》﹑《彝族文學概論》﹑《諺語小詞典》出版。民俗光盤《羌風》在央視播出。

2002年10月,組織綿竹年畫[2]和有關專家參加在河南朱仙鎮舉行的「中國木版畫國際研討會和全中大聯展」,協會獲優秀組織工作獎。12月,《四川方言與民俗》(增訂本)出版。

2003年7月31日,召開全省搶救﹑編纂四川綿竹年畫集成專家座談會。省委宣傳部﹑綿竹市﹑川大等有關領導﹑專家出席,為我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首個項目建言獻策。

2003年9月青神竹編《龍鳳呈祥》獲選項進京參加中國文學藝術界抗擊非典大型主題展覽。

2003年11月12日,在經歷了非典的困難後,第六屆中國民間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禮品(含收藏品)在省展覽館圓滿舉行,受到各界好評。

相關資訊

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文藝志願服務團走進四川宣漢

9月23日,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文藝志願服務團「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暨「中國巴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宣漢文旅扶貧示範區巴山大峽谷舉行。

中國民協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沙馬拉毅,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侯仰軍,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主任徐岫鵑,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副主任劉德偉,四川省民協主席孟燕,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宣漢縣委書記唐廷教以及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相關部門領導,各行各業優秀代表、脫貧攻堅優秀代表、群眾代表等5000餘人出席活動並觀看慰問演出。

慰問演出前,侯仰軍代表中國民協授予宣漢縣「中國巴文化之鄉」牌匾。宣漢縣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遺址,是中國巴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此次授牌將進一步促使宣漢的巴文化研究再開新篇、再攀高峰。

在兩個小時的慰問演出中,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文藝志願服務團的藝術家和宣漢本土文藝愛好者同台獻藝,歌舞、京劇、呼麥、四川清音、山東快書、魔術、雜技等17個節目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23日下午,「讓世界看到巴文化」直播活動邀請了中國節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亞虎、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向柏松、達州市巴文化研究院院長王諍、宣漢縣融媒體中心文藝部主任蔣勇、宣漢土家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國述就巴文化進行對話。專家學者圍繞巴文化主題,通過視頻直播形式,與在場和網絡觀眾進行了分享交流。

視頻

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相關視頻

四川省自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行第四屆換屆大會順利完成之一
四川省自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行第四屆換屆大會圓滿完成之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