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自貢世界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是位於四川省南部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境內。是四川省第二個世界級地質公園,是中國大陸首個以城市名命名的世界級地質公園。四川自貢地質公園由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蹟園區和青龍山恐龍化石群遺蹟園區組成,總面積為56.6公里。自貢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公園以聞名遐邇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遺蹟和歷史悠久的井鹽遺址為特色,輔以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孑遺植物群景觀,並融合自貢厚重的歷史文化,是一個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1]、觀光遊覽和休閒度假等多功能為一體,具有豐富科學內涵、濃郁地方特色、濃厚文化氣息和優雅美學觀賞價值的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1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

目錄

地理環境

四川自貢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的自貢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9°14′18″至 29°38′10″,東經104°06′22″至 104°50′29″。

自貢東與瀘州市相接,南與宜賓地區為鄰,西與樂山市相連,北與內江地區接壤。自貢地區交通發達,距 成都市、 重慶市各約200公里,距 宜賓機場67公里。

資源情況

桫欏谷內有四方井、桫欏湖、銀盤山、老深溝四大景區。集桫欏、天然瀑布、湖泊、鐘乳石、蕨類植物、原始叢林於一體。有「昔日恐龍糧倉」,今朝「桫欏氧吧」之美譽。截止2013年穀內已開發出2萬餘株位列國家八大一級保護植物之冠的桫欏。成片的桫欏生長在幽谷之中,成帶狀分布,植株一般高2至3米,最高的達6至7米。

森林生態環境良好。區內森林以馬尾松林為主,部分區域有成片的次生針闊混交林。森林植物主要種類現有77科163屬280種。其中,喬木48科129種,灌木23科79種,藤本21種,竹類9種,蕨類30種,草本12種。珍貴植物有桫欏、水杉、銀杏、鵝掌楸、杜仲、厚朴、紅豆樹[2]等。

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石、頁岩、天然氣、鹽滷等)豐富,但資源管理部門按照原地礦部有關地質遺蹟保護規定,與當地政府圈定了保護範圍,禁令不准在保護區內徵用土地和開採礦產資源因此,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其權屬歸文物管理部門管理。

景區景點

青龍山園區

青龍山園區是一個融恐龍化石群遺蹟、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園區,包括青龍山恐龍化石群景區、榮縣恐龍化石群景區和金花桫欏植物群生態景區,以及榮縣大佛,總面積46平方公里。

1915年,在榮縣旭水河畔官道旁出土了自貢第一塊恐龍化石,之後,在榮縣城東1.5公里處的西瓜山又發現了多個恐龍化石點,並出土了第一具保存較完好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骨架以及部分其他脊椎動物化石。榮縣復興鄉青龍山恐龍化石群地質年代與大山鋪恐龍化石群大致相當,在已探測性發掘的60平方米範圍內,化石層疊堆積,綿延不絕。這對於進一步彌補全球中侏羅世恐龍化石較為缺乏,解決大山鋪恐龍化石群研究中存在的有爭議性問題,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義。榮縣金花鄉境內的桫欏植物群落生長有近2萬株侏羅紀時代的古孑遺植物——桫欏(樹蕨),它們曾是恐龍的主要食物,被稱為「活化石」,為古生物、古地理、古氣候的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實物,對重現恐龍時期的古生態環境,研究恐龍的興衰,有着重要的價值。

青龍山附近的方丘灣、胖泥沖一帶2平方公里的範圍作為恐龍化石遺蹟核心區,由於地層情況複雜,暫時未進行發掘,擱置原地保護,待技術條件允許後再進行發掘。青龍山周邊發現的其他化石點面積約為22平方公里,規劃作為一級保護區。榮縣城郊富北、富東等地已經發現的6、7個恐龍化石點合併作為一級保護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金花鄉桫欏植物群落範圍約10平方公里,規劃作為二級保護區,規劃建成以生態為主,輔以恐龍仿真園及部分休閒設施,集科普、生態觀光、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園區。

恐龍園區-恐龍博物館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恐龍博物館建成開放於1987年,於200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准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建立世界地質公園。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區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是在世界着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以收藏、研究、展示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伴生脊椎動物為特色。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自貢恐龍博物館已經成為世界上收藏中侏羅世恐龍最豐富的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中國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國土資源部科普教育基地。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恐龍博物館占地66000平方米,由主展館、化石庫房、配套設施、辦公區等組成。博物館建築設計新穎,造型別致,由若干座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功能有別的石砌體建築構成,好似一塊塊大砂岩狀體錯落有致的散布在一片亞熱帶植物群之中。其中一座中空的橢圓球形石砌體,坐落在一片綠色環狀草坪之中,遠看像一個碩大的恐龍頭,又好似一個巨大恐龍蛋,這就是大型石雕:"史前魂"。博物館主館建築粗獷樸實,簡練渾厚,氣勢雄偉,其造型呈岩窟狀,遠望如一堆黃色巨石,與周圍中生代殘存植物相映生輝,給人一種遠古洪荒的印象。主展館面積6000平方米,包括「恐龍世界廳」、「埋藏廳」、「中央大廳」、「珍品廳」、「恐龍時代的動植物廳」五個常設展廳和「恐龍再現廳」一個臨時展廳,以展示極為豐富的侏羅紀恐龍化石、極其宏大的恐龍化石埋藏現場,以及恐龍同時代動、植物化石,典型地質剖面為特色,以普及古生物知識、地球科學知識、環境演化知識為基本職能。是世界着名的古生物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把博物館」。同時博物館也是世界聞名的古生物研究基地,在國際古生物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自貢恐龍博物館的現有基本陳列「侏羅紀恐龍世界」,按照「恐龍世界——恐龍遺址——恐龍時代的動植物——珍品廳——恐龍再現」順序展開,吸收現代陳列理念,採用場景式展示、擬人化組合,輔之以聲、光、電及多媒體等展示手段,展開了一幅蔚為壯觀、神奇瑰麗史前畫卷,再現了由恐龍及許多早已消失的物種構成的神秘多姿的侏羅紀時代。同時,還突出展示了博物館的精華―化石埋藏現場,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充分體現了專業博物館與遺址博物館的雙重特色。

鹽業園區-鹽業歷史博物館

館現有藏品12553件,珍貴文物172 件。藏品中既有世界唯一的一套中國古代鑽修治井工具群,又有以「中國最古老股票」為代表的一大批鹽業契約、檔案,還有反映四川、雲南、西藏、山西、河北、江蘇、浙江等鹽區的鹽業文物。此外,還收藏有一批傳世文物、藝術珍品,主要以仇英、張大千、豐子愷、趙熙等大師的作品為代表。

鹽業歷史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陳列中國井鹽歷史文物為基本功能,是中國較早設立的專業博物館之一。該博物館以清代建築「西秦會館」為館址,博物館內陳列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模型、照片和標本,從鑽井、采鹵、輸鹵、製鹽等方面再現了井鹽生產技術的沿革和發展,生動表現了以深井鑽鑿技術為中心的古代井鹽生產工藝,體現了歷代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

富順文廟

富順文廟即孔廟,坐落於富順縣城中心,距離自貢市中心30公里,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占地5.651平方米。它是依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文廟布局設計建造的,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文廟之一。

堂皇的大成殿高30餘米,殿中供奉着全國獨有的孔子石刻像,具有唐代「吳帶當風」的特色。崇聖祠屋頂塔式寶鼎中裸體男童陶像,絕無僅有,世界之謎。文廟的裝飾豐富多彩,大約有龍300多條。2001年富順文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市古鎮

位於自貢市東南11公里、富順縣城西北27公里的釜溪河畔。仙市古鎮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隋代,是以井鹽文化主線為依託萌生、發展起來的古建築。曾因「四街、四柵、五廟、三碼頭」和「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遠近聞名。「串廟長龍通南北,閉關鎖閘各成囚」的「仙人變陣」,是古鎮主要建築的布局精華。古鎮被譽為「川南場鎮風情的標本、西部古鹽道上的明珠」。

榮縣大佛

榮縣大佛位於榮縣城東500米處的大佛崖,海拔高度379~416米。大佛依崖而鑿,佛頭與山齊高,通高36.67米,其頭部長8.76米, 肩寬12.67米,腳寬3.5米,是一尊彌勒摩崖石刻造像,始鑿於宋代元豐八年(1085年),於元佑七年(1092年)建成。

榮縣大佛為世界第一大彌勒摩崖石刻造像、世界第二大石刻佛。榮縣大佛氣勢雄偉,比例勻稱,形態端莊,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我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民間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的讚譽。

彩燈博物館

中國彩燈博物館坐落於自貢市彩燈公園內,始建於1990年6月,占地面積22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75平方米,建築以彩燈文化為主題,造型以正方幾何形體重疊組合,懸挑宮燈形角窗和鑲嵌面的圓形、棱形燈窗,構成了一組大型宮燈形建築。

中國彩燈博物館內設8個展廳,分數十個單元,以中國彩燈歷史、自貢燈會發展史、自貢彩燈精品和中外彩燈風情四大部分構築的陳列框架進行陳列,既有舊石器時期至民國年間的燈史文物和燈史文獻,又有部分國家和國內部分城市的特色彩燈,還有自貢燈會歷次在國內外展出的精品佳作,成為中國燈文化和自貢燈會的縮影。

中國彩燈博物館作為中國彩燈文化「收藏、保護、研究、展示」的專門機構,是迄今國內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彩燈文化專業博物館,被國際旅遊界專家譽為「最具東方文化神韻、極具開發潛能」的博物館。

視頻

四川自貢世界地質公園 相關視頻

四川巴中世界地質公園光霧山景區迎來入冬初雪
世界地質公園成課堂 千人研學團走進四川宜賓興文石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