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碘化二磷
簡介
1922 年,從直隸官立一中( 現天津市第三中學) 中學畢業的朱憲彝聽從父親的建議, 報考中國的最高醫學學府——北平協和醫學院。協和八年的求學經歷深刻塑造、影響了這位醫學家的人生走向。被譽為「協和三寶」的「圖書資料」 「病案資料」與 「專家教授」成為朱憲彝在醫學世界開疆拓土的重要支撐。為了搜集資料,年輕的朱憲彝經常讓圖書管理員把自己反鎖在圖書館裡,徹夜鑽研。1930年,朱憲彝完成學業,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由於成績優異,成為該屆畢業生中唯一榮獲文海(Wenham)獎學金的人。畢業後選擇留在協和工作的朱憲彝1936年曾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研究。早在1934年,朱憲彝便和劉士豪教授一起開始對對佝僂病、軟骨病及其他代謝性骨病進行系統研究。為了查清軟骨病的成因,劉士豪和朱憲彝選擇各類型的軟骨病患者免費住院、長期治療,做鈣磷氮的檢查。病人每天固定飲食、喝蒸餾水。通過對病人的長期觀察和檢測,他們發現軟骨病的基本病因是鈣和維生素D的缺乏。朱憲彝和他的團隊還對妊娠、哺乳期的鈣磷代謝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維生素D的充分供應,對預防妊娠哺乳期女性骨骼破壞十分必需,第一次證明了維生素D可以通過母乳泌出以治療乳兒佝僂病。這一發現為研究中國兒童佝僂病的高發原因和治療途徑提供了重要啟示。他們還第一次用鈣磷平衡法在人體中證實了紫外線與日光浴對糾正負鈣平衡的治療作用,並確立以尿鈣水平反映維生素D缺乏程度的檢測方法。從1934年至1942年間,朱憲彝等發表了三十餘篇有關軟骨病和佝僂病鈣磷代謝的研究文章,其中「軟骨病的鈣磷代謝」(第Ⅰ至Ⅲ)的系列論著是反映其學術成就的代表作。
評價
朱憲彝和劉士豪共同發表在美國巴爾的摩《醫學》雜誌的最後一篇論文「鈣磷代謝研究對腎性骨營養不良發病機理的意義及AT10和鐵劑的治療作用」被譽為「代謝性骨病研究的奠基石」。在這項研究中, 二人對腎性骨營養不良症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對維生素D缺乏症的兩種不同臨床類型認真比較的基礎上,他們發現對維生素D的反應性降低是腎性骨營養不良區別於軟骨病的顯著特點,並敏銳地覺察到腎臟缺陷和維生素D之間可能存在着某種重要的內在聯繫,而這恰是腎性骨營養不良的發病機制中的主要因素。這一假說,在二十幾年後,由美國的迪魯卡(D eluca)教授從理論上進一步證實,維生素D需在肝臟羥化後再經腎臟羥化為活性形式才能發揮生理作用。腎臟疾患時,維生素D不能羥化變成活性物質,造成維生素D缺乏的症狀,形成腎性骨營養不良,而ATl0不需在腎臟進行羥化便能發揮作用,因此能治療腎性骨營養不良症。由朱憲彝等首先命名的「腎性骨營養不良」,至今仍為國際學術界所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