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利率債券
固定利率債券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固定利率債券又稱「普通債券」,是「浮動利率債券」的對稱,是利率在發行時就被固定下來,在償還期內不變的債券,債券的一種傳統形式。
這種債券通常在票面上印製有固定利息息票和到期日,發行人通常半年付息一次,如美國和英國政府債券;或每年付息一次,如歐洲債券。在該償還期內,無論市場利率如何變化,債券持有人將按債券票面載明的利率獲取債息。
固定利率債券的特點
固定利率債券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債券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固定,因而發行人的籌資成本和債券投資者的投資收益都是可以事先預計的,不考慮市場變化因素,因而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小。
二是發行支付本息手續簡便。因為利益關係固定,不需要考慮其他複雜因素,手續相對於其他企業債券來說要簡便。
三是債券發行人和債券投資者由此承擔的市場利率波動的風險較大。當未來市場利率上升時,新發行債券的籌資成本增加,也就意味着原來發行的債券的籌資成本相對較低,債券發行人獲利,而債券投資者則會因為自己持有的債券的利率不能隨市場利率提高而收益減少,債券價格下降;反之,當未來市場利率下降時,發行人能夠以更低的利率發行新債券,也就意味着原來發行債券的籌資成本相對高昂,發行人受損,而債券投資者則會因為其所持有的債券的利率沒有隨市場利率下跌而收益增加,債券價格上升。
固定利率債券的價值公式
固定利率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設P表示現值,a表示本金,n表示債券所有人持有年限、i表示年利率。則P=a(1+ni)。
固定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的區別 1、本質區別
固定利率是在一定時期內不受社會平均利潤率和資金供求變化所影響的一種利息率。
浮動利率是指在借貸期限內利率隨物價或其他因素變化相應調整的利率。
2、特性上的區別
固定利率利率較高,可使借債成本鎖定,不再受整體利率調整變化的影響;若保證銀行保證契約為一年期以上,則可列入長期負債,為銀行保證為一年內,則會計師或有不同認定。浮動利率利率調整可以及時反映資本市場上資金的供求狀況;借貸雙方承擔的利率變動的風險小;有助於金融機構及時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動情況調整資產負債規模及企業募資決策;有助於央行及時了解貨幣新規的效果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3、是否便於計算的區別
固定利率在穩定的物價背景下便於借貸雙方進行經濟核算,能為微觀經濟主體提供較為確定的募資成本預期。
浮動利率不便於計算與預估收益和成本。
參考文獻
- ↑ 中國發現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專家:中華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書法|詳解隸書發展的歷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