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科技部2009年批准廣西依託廣西科學院建立,將根據國家能源戰略和科技中長期規劃,立足廣西,面向全國,以木薯、甘蔗、甜高粱[1]等非糧生物質能源作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就產業化亟待解決的技術經濟問題,開展共性技術攻關、成果孵化、產業化示範、人才培訓和技術服務。

目錄

建立背景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科技部2009年批准廣西依託廣西科學院建立,是廣西第二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心主要由若干實驗室、研究室、成果中試技術和成果產業化基地組成,主要包括:糖薯技術、生物煉製、厭氧發酵[2]、熱化學和生物基材料實驗室;能源作物良種選育、能源作物規模栽培、生物質能源產業、生物質綜合利用和廢棄物處理技術研究室;木薯甘蔗良種繁育和規模化栽培示範基地、生物質發酵、生物工程酶製劑、生物基化學品中試基地;高效木薯甘蔗燃料乙醇、生物厭氧廢液處理產業化示範基地等。

作為能源作物良種選育技術研究室的承建單位之一,廣西熱作所建立木薯良種選育技術研究室,進行木薯良種繁育的研究開發,實施規模達到10000畝。研究室負責《非糧能源作物良種選育和栽培技術的研究開發》項目中高產高粉、早熟耐寒木薯良種選育技術的研究開發;負責高產高粉、早熟耐寒木薯良種繁育。同時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木薯栽培技術研究示範基地,以基地為宣傳、培訓、實習、交流平台,對木薯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推廣應用;同時開放成果孵化中試基地。

歷史發展

廣西地處熱帶、亞熱帶,木薯、甘蔗等非糧生物質能源資源非常豐富,木薯、甘蔗產量分別占到全國的70%和65%以上。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非糧生物質能源的科研與產業化工作,從上世紀末,廣西就對開發利用非糧生物質資源展開了攻關。廣西科學院圍繞非糧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和工程化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在以木薯為原料的燃料乙醇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優化酒精發酵的協同因子製劑研究開發、燃料乙醇生產關鍵技術攻關等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化研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取得了一批豐碩的成果。2007年,生物質能源作物品種選育及產業化基地建設列入科技部與廣西部區會商內容;我國第一個年產20萬噸非糧木薯燃料乙醇項目也在北海市投入生產,並在廣西境內實行全封閉使用。2008年2月,南寧生物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落戶南寧高新區。國家非糧工程中心將根據國家能源戰略和科技中長期規劃,立足廣西,面向全國,以木薯、甘蔗、甜高粱等非糧生物質能源作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就產業化亟待解決的技術經濟問題,開展共性技術攻關、成果孵化、產業化示範、人才培訓和技術服務。根據規劃,經過3年建設,國家非糧工程中心將打造成為我國非糧生物質能源技術研發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成果工程化基地,使之成為產學研合作、國際合作、開放服務的典範,從而為推動我國非糧生物質產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