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小说)
目录
内容简介
写了在建国以后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悲惨窘境。一个一个真实的事例让人为之震撼,让人们对知识分子在国内的境遇有更真实的认识。 一个一个年轻的科研骨干,在40-60岁之间,很大的一部分是在50左右就因各种疾病离开了人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位不高,收入极低,但是却有着对科研的巨大热情,有着对科研的巨大发现,可是也是同样的这一批人却有着同样的遭遇:在现实生活中的待遇,工资都很低。他们在把自己的热情,青春,贡献奉献给祖国母亲的之后,怀着遗憾而离开人间,他们还有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作者简介
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国家一级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1987年创作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该作于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 198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当选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港澳百科全书》编委、开罗国际电影节评委。 霍达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并先后赴英、法、俄、日等十余国及我国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其生平及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电影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古今女杰谱》等大型辞书。 霍达是回族作家,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而是古今中外,均能撷取,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霍达的作品结构宏大、视野开阔、激情充沛。在她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侠义色彩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被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个案激发,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后落笔成文。 由点到面,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反映关 ……
内容预览
作者像。2007年夏,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上 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霍达委员刚一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前,立即被众多新闻媒体记者包围 2001年10月,参见中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挪威,与挪威议会会谈 1990年10月,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20世纪80年代,在福建东山岛深入渔村采访 本卷收入中短篇报告文学14篇。 《万家忧乐》写于改革开放初期,敏锐地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中一个牵动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国殇》不啻一篇献给英早逝的知识分子的祭文,长歌当哭,为抢救中年知识分子悲怆呼号;《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农业连续四年丰收之时敲响“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警钟;《渔家傲》以抒情散文的笔致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