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際關係

中文名:國際關係

外文名稱:International Relations

隸屬:政治科學

研究目標:領土爭端、核危機等

影響:影響了後世思想

創立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國際關係(英語: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是國際行為主體之間關係的總稱,包括政治關係、經濟關係、民族關係、軍事關係、文化關係、宗教關係、地域關係等。其中國際政治關係又是最重要和最活躍的關係,與政治密切相關的經濟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美國國際關係專家漢斯·摩根索和法國的雷蒙·阿隆認為,國際關係就是國際政治,二者等同。西方一些學者將國際關係中的外交關係與軍事關係視為「硬政治」,視經濟關係為「軟政治」。[1]


目錄

概念簡介

作為政治科學的一個重要範疇,國際關係也和經濟、歷史、法學、地理、社會、人類學、心理學、文化研究緊密聯繫。從全球化到領土爭端、核危機、民族主義、經濟發展、恐怖主義、人權等,都是國際關係範疇研究的議題。


國際關係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國際社會之間的外交事務和關係,如國家、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國際關係既是學術的領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領域。


國際關係理論是探討和尋求關於國際關係現象的一般性規律,對國際關係中反覆出現的、規律性的現象加以解釋。國際關係理論是具有通則性、對國際現象的描述和解釋。現在的國際學界所討論的國際關係理論形式是在歷史的辯論中逐步形成和塑造的。


在草創階段,國際關係研究更多的從屬於法律和歷史的研究,而隨着學科的逐步成熟,對國際關係一般性規律的討論成了學科的主要特徵。


發展歷程

斯坦利·霍夫曼的說法:「國際關係理論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國際關係理論應該在國家出現以後不久就出現了。《左傳》中的「燭之武卻秦師」,《史記》中記載的「連橫」「合縱」等,以及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歷史中的一些事件,都具有國際關係理論的萌芽,只是都一直沒有被系統化。直到「一戰」以後,國際關係問題才逐漸形成一門學科並在西方一些大學中講授。這門年輕的學科,卻又是理論派別和分歧最多的學科之一。這些理論派別有兩個特點:一是相互關心的東西相差很大,二是相互之間攻擊的熱情很高。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國家出現就有了國際關係。但是古代對國際關係的研究沒有形成一個學科,而是主要散見於古典政治學、歷史學、哲學的某些部分,如《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和中國古代的《戰國策》等。國際關係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是20世紀的事情。


1919年,英國威爾士大學設立第一個國際關係教席一般被認為是國際關係學科建立的標誌。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它才有了比較像樣的可稱為一門學科的輪廓,國際關係學者們在理論體系、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對象等方面開始出現明顯的共同點。


直至今天,國際關係仍不能算得上是一門比較成熟的社會科學,但是從現實中已經湧現的大量國際關係研究的專業機構、學術刊物乃至時事報刊看,國際關係已經成了一門獨立性較強的學科。


國際關係的歷史可以追溯回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現代的國家制度從那時開始發展。在這之前,歐洲中世紀的權力架構體制都是根基於模糊的宗教等級制度上。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主權的概念,主權意味着統治者或君主將不會認可任何在其領土之內地位同等和更高的權力存在。


古希臘古羅馬的權力架構類似於當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當代的國際關係在冷戰期間的非殖民地化後終於確立。不過,雖然民族國家制度被視為是「現代」的,但許多國家並沒有結合這種制度,因而被稱為「前現代」。


除此之外,一些國家也已經發展超脫出民族國家之外,因而被稱為「後現代」。因此,國際關係是否有能力針對這些不同形式的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也經常是爭論的話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