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史館 (清朝)

國史館,是清朝的國史修纂及研究機關,以修纂國史、史料整理、史料採集為主要任務。

目錄

歷史

非常設時期

國史館原本是非常設機構,曾先後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元年(1736年)開設。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1690年),山東道御史徐樹谷奏請纂修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國史」,獲清聖祖批准。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國史館正式開設,地點設在武英殿的東、西廊房。這是清朝修史的開端。大學士王熙充監修總裁官,下設總裁、副總裁、滿漢纂修官、提調、收掌、謄錄、翻譯等等官員。康熙朝,國史館共開設二十多年,主要是為清朝的開國功臣作傳。

雍正元年十一月(1723年),另派纂修官,重開國史館,以便彌補康熙朝有功諸臣列傳之不足,但是由於建置及工作機制有問題,導致纂修國史的成績不甚理想。

乾隆元年三月(1736年),議准禮部左侍郎徐元夢之奏請,續修國史。此次主要編撰了太祖至世宗的「五朝本紀」。乾隆十四年十二月,五朝國史編成,國史館再度關閉、停止修史。此次國史館開館期間,初步修成了天文志、時憲志、地理志、輿服志、衛志、禮志、樂志、兵志、刑法志、職官志、選舉志、食貨志、河渠志、藝文志等十四志,還編輯了順治元年(1644年)到乾隆九年(1744年)的《皇清奏議》。

常設時期

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高宗再度開設國史館,此後成為常設機構。此次編修正式將列傳納入正史中,並且確立了纂修國史列傳之準則。清高宗提出撰述宗旨是「功過不隱、以備一代信史」,確定了修史的指導原則及國史體例,初步形成督察制,這為國史館發展成熟奠定了基礎。到嘉慶朝,擴大列傳的門類,並且儒林傳、文苑傳等傳的纂修方式取得突破。在全面恢復編撰帝紀、十四志的基礎之上,繼續編撰《皇清奏議》及畫一臣工列傳的工作,國史館還承擔了修撰《大清一統志》的任務。國史館在該時期從人員到機構設置均有大幅增加,體制更趨健全,此為清朝國史館的成熟期。道光之後的各朝,國史館沿襲前朝定製,不間斷地開展各項例行的纂修活動,直到清朝滅亡。

嘉慶八年諭旨:「我朝列聖相承,均經國史館恭修本紀,敬謹貯藏。伏念皇考高宗純皇帝聖德神功,登三咸五,業於四年春特命纂修實錄,現已進呈。至三十年自應恭修本紀,以垂史冊,著國史館總裁派提調等督率謄錄,就近赴實錄館,將業經進呈之書,照副本鈔寫恪遵編纂,隨時進呈,務於實錄告成後,陸續辦竣。其鈔寫實錄副本,即藏貯國史館,以資考據。至國史館尊藏五朝本紀,尚未裝潢成帙,亦著該館將原本分函裝修謹貯。」嘉慶《昧余書室全集》定本載,嘉慶帝當皇子時,曾經校國史館書。

從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國史館設立,到1912年清朝滅亡,國史館陸續纂修了各朝紀、志、傳、表以及《大清一統志》、《皇清奏議》等史書數十種,形成了修史制度、編纂及管理方法,還有數以萬計的各類檔案。

1914年春,北京政府國務院呈請設立清史館,纂修清史。同年3月9日,大總統袁世凱發布大總統令,批准了國務院的呈請。同年8月,袁世凱派貼身秘書吳璆,攜親筆信赴青島,禮聘前清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為清史館館長。清史館遂正式成立,館址設在紫禁城東華門內,房屋一百餘間,庫房一座(即原來的國史館書庫,後成為清史館書庫),原是清朝國史館和會典館館址。[1]

國史館在清朝乾隆年間成為常設機構,並非偶然。乾隆朝盛行修書設館。《清宮述聞:正續編合編本》載,「據內閣檔案,乾隆初年,內閣奏報修書各館情形單,除國史館及明史館實錄館玉牒館文穎館三禮館一統志館外,復有所謂八旗志書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館綱目館增修時憲算書館朱批諭旨館八旗上諭館醫書館律例館各部則例館。足征修書設館、乾隆朝最盛。」

建築

《清宮述聞正編》載,「循文華殿而東南,北向者為內閣大庫、戶部內庫、鑾儀衛內鑾駕庫。循庫左轉而北,為國史館,南向。國史館舊在午門內,後移置於此。」《國朝宮史續編》載,「橋之東,倚城隅南向者為國史館。」

國史館原來設在熙和門的西南,後來遷到東華門內。《國朝宮史·卷十一·宮殿一·外朝》載,熙和門「西南隅舊為國史館,今為膳房庫。」《欽定大清會典》載,「國史館在東華門內,南向。館旁列書庫,即前此恭修實錄及會典處也。先在熙和門西南,後因實錄館地較寬廣,復移置今處雲。」《清三朝國史館題稿檔》載,康熙二十九年王熙等題,「今纂修三朝(太祖、太宗、世祖)國史,應俟禮部將開館日期選擇,到日於起居注衙門迤北,前修聖訓群房處開館。」可見當時國史館在熙和門西南。康熙時,毛奇齡《雪中入直史館》詩:「誰賜錦貂還左掖,獨騎羸馬上東華。」由此可見似乎此時國史館已遷至東華門內。

《嘯亭雜錄》載,「乾隆庚辰,特命開國史館於東華門內,簡儒臣之通掌故者司之。將舊傳(時所修者)盡行刪薙,惟遵照實錄檔冊所載,詳錄其人生平功罪,案而不斷,以待千古公論。」《蔣氏東華錄》載,「乾隆三十年十月,重開國史館於東華門內稍北。」

陶文毅公全集》載,嘉慶時期,陶澍所作《初入國史館》詩中四句:「東華之門內東傍,玉河流水交紅牆。是為列朝史所藏,石渠天錄儲琳琅。」

清乾隆三十一年五月總管內務府大臣三和英廉四格折:「東華門內北邊國史館,黃琉璃瓦房九間,修理約估銀三百五十八兩。」此處的黃琉璃瓦房似應為國史館書庫。折並載,「國史館書庫及各項房間,嘉慶十六年、咸豐元年各修理一次。」

《瓜圃述異》載,「國史館在東華門內,東倚禁城,草木頗盛,中建書庫,數百年老屋也。傳有巨蟒穴於內,長十餘丈,嘗見昂首城上,而尾尚見於庫外。」

宣統元年,在國史館處開設實錄館,以修《德宗實錄》。中華民國初年,實錄館移出,國史館改為清史館,於民國三年(1914年)開館。

國史館書庫

國史館書庫,又稱國史館大庫,是國史館保存文獻及檔案的庫房,主要收藏乾隆三十年後收集而來的檔案以及國史館編纂的稿本。

乾隆三十年,重修國史列傳,故重開國史館。以前國史館中的檔案送藏內閣,至乾隆三十年重開國史館開始,由國史館保存,藏於國史館書庫內。 1914年北京政府在國史館舊址成立清史館,國史館書庫也轉歸清史館,改稱清史館大庫。

國史館書庫位於東華門以北,緊靠紫禁城東城牆。明朝此處為太監掌管的御馬監。國史館書庫是一座呈南北走向的排房,頂覆黃琉璃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