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1]。
IUCN红色名录是根据严格准则去评估数以千计物种及亚种的绝种风险所编制而成的。准则是根据物种及地区釐定,旨在向公众及决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并协助国际社会避免物种灭绝。
目录
评估机构
主要的物种评估机构有国际鸟盟、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及IUCN辖下物种存续委员会内的专家团体。总括而言,上述团体所评估的物种数目占整个红色名录接近一半。
IUCN红色名录被认定为对生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更新后的名录,一共包括了96951个物种,其中26840种濒临灭绝[2]。
分类
物种被分类入9个级别,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
1绝灭(EX, Extinct)
2野外绝灭(EW, Extinct in the Wild)
3极危(CR, Critically Endangered)
4濒危(EN, Endangered)
5易危(VU, Vulnerable)
6近危(NT, Near Threatened)
7无危(LC, Least Concern)
A数据缺乏(DD, Data Deficient)
B未评估(NE, Not Evaluated)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3]。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2015年2月发布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这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
IUCN红色名录哺乳动物评估专家卡罗•罗迪尼尼告诉澎湃新闻,考虑到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在缓慢地恢复,IUCN决定将它在名录中“降级”。罗迪尼尼认为,保护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对偷猎的打击和栖息地的恢复。但是有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将会使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减少35%,这将可能它们的种群再次下降。另外,它们还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等威胁。
公布
200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封面
2008年更新的红色名录。估计总共物种数量有61,259种,评估了总共26,604种物种及2,160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族系(Stock)、亚族(Subpopulation)。
所有已评估物种中,共有16,928种被视为受威胁,当中有8,462种为动物,8,457种为植物,9种为地衣及菇类。
名录中公布了共804种自公元1500年起绝种的物种。与2000年公布的766种比较,增加了38种。
每年都有少量的“绝种”物种再次被发现,被拨入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这是个古生物学名词,指化石记录中忽隐忽现的物种),或拨入数据缺乏(DD)级别之内。于2002年,绝种物种数量减少至759种,但后来又回升了。
保护级别
2001年,Mace和Lande提出并制定了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标准(IUCN3.1),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of Endangered Species)。
物种分类为9个级别,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详见保护现状的描述。
1994年的分类
1994年所订立的准则只有8个级别(IUCN2.3),低危(LR)级别下再有3个子分类:近危(nt)、无危(lc)、保护依赖(cd),2001年准则更改,将上述组别归入近危(NT)级别。
当讨论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threatened")一词是官方指定为以下3个级别的总称: 极危(CR)、濒危(EN)及易危(VU)。
相关条目
视频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IUCN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道客巴巴,2011-12-4
- ↑ 2018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关注森林网,2020-2-5
- ↑ 濒危物种现状堪忧,中国网,20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