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與基礎地質、水文植物以及動物,還包含這一地域範圍內過去和現在人類活動的種種結果,就人類目前和未來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響。中國地理學家普遍贊成土地是一個綜合的自然地理概念。認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種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

目錄

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屬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有:

土地的不可替代性

地表上絕對找不出兩塊完全相同的土地。任何一塊土地都是獨一無二的,故又稱土地性能的獨特性或差異性。其原因 在於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及自然、人文環境條件的差異性。即使是位於同一位置相互毗鄰的兩塊土地,由於地形、植被及風景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

土地面積的有限性

土地不能像其它物品一樣可以從工廠里不斷製造出來。由於受到地球表面陸地部分的空間限制,土地的面積是有限的。正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它不能像工業生產中那樣隨意增加效率相同的生產工具的數量,即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數量。列寧曾指出:「土地有限是一個普遍現象」。人類可以圍湖或填海造地,但這只是對地球表層土地形態的改變。從總體看,人類只能改變土地的形態,改善或改良土地的生產性能,但不能增加土地的總量。所以,人類必須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不斷提高集約化經營程度,在不合理利用的情況下,土地將出現退化,甚至無法利用,從而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積減少。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亦稱不可移動性,是土地區別於其它各種資源商品的重要標誌。我們可以把可移動的商品如汽車、食品服裝以及可移動的資源如人力、礦產等,由產地或過剩地區運送到供給相對稀缺或需求相對旺盛因而售價較高的地區。但我們還無法把土地如此移動。

土地質量的差異性

土地的特性和質量特徵,是土地各構成要素(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總體效應和綜合反映。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氣候、水熱對比條件不一樣,地質、地貌對其具有再分配的功能,使得地表的土壤、植被類型也隨之發生變化,因而造成土地的巨大自然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不僅存在於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範圍之內,即使在一個基層生產單位內也同樣存在着。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人類對土地利用範圍的擴大,這種差異性會逐步擴大,而不是趨於縮小。土地的空間差異性,要求人們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各類土地資源,確定土地利用的合理結構與方式,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綜合效益。

土地永續利用的相對性

土地利用永續性有兩層含義:作為自然的產物,它與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作為人類的活動場所和生產資 料,可以永續利用。但土地的這種永續利用是相對的,只有在利用中維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實現永續利用[1]

土地的四大功能

土地有四大功能:一是生物質的生產功能;二是城鄉環境的調節、淨化、循環、緩衝等生態服務功能;三是維持農民的基本生計功能服務;四是支撐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需求[2]

土地資源的特點

1、土地面積絕對數量大,相對數量小

我國土地面積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只達世界人均占有土地數的29%,是澳大利亞人均土地的1.8%,加拿大人均土地的2.4%,俄羅斯人均土地的7.0%,美國人均土地的21%。人均耕地、人均有林地和人均草地面積均比世界同類指標少60%~80%,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居於後列。

2、後備土地資源有限

3、土地類型多樣,山地多於平地;

4、農地分布不均勻;

5、森林覆蓋率低;

6、土地質量較差;

7、水土資源不平衡。

視頻

土地 相關視頻

大自然在說話《土地》
愛護土地資源

參考文獻

  1. 土地的自然特性,建設工程教育網,2014-11-14
  2. 土地有四大功能,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