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是地理學一個名詞術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絕對含水量,即100g烘乾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稱土壤含水率。測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對水的需要情況,對農業生產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主要方法有稱重法,張力計法,電阻法,中子法,r-射線法,駐波比法,時域反射法、高頻振盪法(FDR)及光學法等。土壤中水分含量稱之為土壤含水率,是由土壤三相體(固相骨架、水或水溶液、空氣)中水分所占的相對比例表示的,通常採用重量含水率(θg)和體積含水率(θv)兩種表示方法。
土壤水分常被吸附在土粒表面,或儲存於土壤孔隙之中,並且和外界的水一樣,也以固態、液態、氣(汽)態三態形式存在。土壤水分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化學結合水、吸濕水和自由水三類。
化學結合水:要在600-700攝氏度溫度下才能脫離土粒;
吸濕水:是土粒表面水分子力所吸附的單分子水層,須在105-110攝氏度的溫度下轉變為氣態,才能脫離土粒表面分子力的吸附而跑出;
自由水:可以在土壤顆粒的孔隙中移動,它主要有:①膜狀水,吸濕水的外層所吸附的極薄一層水膜,呈液態,受土粒表面的分子力的束縛,僅能作極緩慢的移動;②毛管懸着水,由於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層中的水分,它與地下水和土層間的懸着水無壓力上的聯繫,但能作足夠快的移動,以供植物生長吸收;③毛管支持水,地下水隨毛管上升而被毛管力所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④重力水,受重力作用而下滲的土壤水,重力水只能短時間存在於土壤中,隨着時間的延長,它將會逐漸下降,補充到地下水中。
從生產意義上講,化學結合水和吸濕水在土壤中不能自由移動,故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膜狀水僅能作極緩慢的移動,且含量很少,遠不能滿足植物的需要,毛管懸着水和毛管支持水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最有效的水分,重力水因只能短時存在,不能持續為植物利用,而且過多時常會造成土壤通氣不暢,影響植物生長,但作為水量平衡計算時,重力水是不可忽視的部分。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