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圣像破坏运动

圣像破坏运动(希腊语:Εἰκονομαχία,Eikonomachía,Iconoclasm,又称毁坏圣像运动、圣像破坏之争、反图像争辩)指8世纪到9世纪之间(有更精准的说是726年至843年期间,一说717年至843年之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间关于圣像崇拜问题的争论,以及其中数位皇帝所推行的相关政策。

1517年,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对放纵欧洲建立的拉丁教会。而他们共同秉持的“简化宗教手续,人人皆为神父”等理念[1],则最终导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诞生[2]

目录

简介

从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布禁止偶像崇拜法令为开端,至843年幼帝米海尔三世统治时期,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外表看起来只是破坏偶像主义的兴起,但深层目的是要打击东西教会分裂前的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在境内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内贵族一直垂涎教会的土地,希望藉以没收教会财产。

380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萨洛尼卡敕令》打击异教信仰,以确立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大量民族宗教传统和地方神话因此被整合到教会的神话中。然而,由异教皈依基督教的信徒,不习惯崇拜没有形象的神;同时,许多曾为异教制作偶像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转为基督教会服务,教会的艺术风格因而受到罗马既有的艺术风格的影响,描绘的形象趋向栩栩如生。在4到5世纪时期,教会在地下墓穴的绘画和集会所的壁画中,采用了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和形象来代表基督。

罗马及希腊文化与本土的文化结合,将原有象征性的基督信仰,转为实际性的圣物崇拜。在部分教会人士眼中,圣物崇拜对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的一般民众起著宗教教育的作用,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但当教徒对圣像从一种象征符号转变为一种偶像崇拜时,许多虔诚的教士和信徒开始感到忧虑。695年,查士丁尼二世将基督的样貌刻在硬币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有关描绘耶稣的形象,表现神性或者将人性与神性分离开来,只是表现了人性一面的争议,指将基督刻在硬币上是异教的行端,《出埃及记》、《利未记》、《申命记》中都对禁止偶像崇拜做出了严厉的规定。

在7世纪以前,东方和西方的教会中出现许多基督、使徒、圣徒、和殉道者的图像崇拜,东方大多都是平面的图像,而西方的教会大都是雕像,这些图像是为了使在基督的真理上未受教育的人可以学习、思想的方式,但不久人们将这些的图像当做是守护神一样,将他们图像上剥落下来的着色之物掺和于圣餐的饼酒之中,亦被视为把这些图像当成偶像一样的崇拜,而有关于图像的争辩是爆发于8世纪而延长到9世纪。

犹太人与回教徒对基督徒的图像不能认同,并加以批评。但有些回教地区的基督徒觉得图像崇拜颇吸引人,是回教徒和犹太人改宗基督教的一大主因。

视频

圣像破坏运动 相关视频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课堂实录)
徐瑾 西方思想家-马丁·路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