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拉扎爾火車站 (油畫)
聖拉扎爾火車站(法語:La Gare Saint-Lazare,英語:The Saint-Lazare Station) 是著名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於1877年創作的油畫,他當時37歲。在同年春天召開的第3屆印象派畫展中,莫內展示了7幅描繪聖拉扎爾火車站及它周邊場景的畫作。
莫奈他生於巴黎,五歲時跟隨家人移居諾曼底的勒阿弗爾( 法語:Le Havre),父親在當地開設一間雜貨店。在學校裡,莫奈因為將老師畫成漫畫人物而聞名,不久後他更開始在漫畫中描繪勒阿弗爾的知名市民,因此成為鎮上家傳戶曉的人物。莫奈立志成為藝術家,於是回到巴黎工作。當時莫奈的生活艱苦。
莫奈 11 歲時就讀於家鄉勒哈弗爾的一所以藝術為重點的中學,從法國畫家Jacques-Francois Ochard開始學習繪畫課程。 幾年後,莫奈向當地畫家歐仁·路易·布丹(英語:Eugène Louis Boudin) 學習風景藝術,他還讓這位年輕的藝術家適應了露天繪畫,以捕捉當下的自然。 在荷蘭風景大師 Johan Jongkind 的非正式指導下,這兩個人變得擅長流派。 1862 年莫奈離開外交部門後,便回到巴黎並加入瑞士藝術家夏爾・格萊爾 (Marc Gabriel Charles Gleyre)的畫室,與志同道合的藝術家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弗雷德里克・巴齊耶(Jean Frédéric Bazille) 和阿爾弗雷德・希斯里(Alfred Sisley)一起共事,並開始琢磨其視覺藝術語彙和技巧。莫奈經常到戶外畫畫中,並用短而靈巧的筆觸將他對風景的直接印象轉移到畫布上。[1] 不久莫內與其他藝術家(包括雷諾瓦、馬奈、德加、塞尚和畢沙羅)被思想守舊的巴黎沙龍屢次拒絕之後,於1874年成立「無名氏畫家、雕塑家及雕刻家協會」(Anonymous Society of Painters, Sculptors, and Engravers),並舉辦了一場獨立展覽,被後世稱為「第一屆印象派展覽」。
目錄
作品導讀
在莫奈的時代,泛起是一樁偉大科學奇蹟,車站大玻璃頂棚是19世紀現代建築,這些都有着光鮮的時代氣味。
為了畫火車站,機智幽默的莫奈穿上一身僅有的體面禮服,以大畫家身份去見鐵路總監,說明來意後竟使總監下令清理車站,專門將火車停在站上隨時服從大畫家調遣,如需要即可噴出煙霧。莫奈畫了一套七幅組畫,這是其中的一幅。
畫家巧妙運用那呈矢狀形的高而尖的玻璃頂棚作為畫面主輪廓,天然形成莊重的金字塔形構圖,火車頭噴出的煙霧籠罩着中前景,在陽光下顯得燦爛迷朦。在那金字塔形大棚的莊重輪廓下,這富麗堂皇而又輕優錦繡的色彩譜寫了一首產業文明的讚美詩。[2]
畫作賞析
1877年莫奈在第三屆印象派畫展上展出了一組共7幅表現都市題材的作品:《聖拉爾火車站》,其中有些是從站台上,一些是從軌道間畫的。火車是進步和文明不斷發展的象徵,但是對一位熱愛自然風景的畫家來說,卻似乎是一個古怪的題材。而莫奈卻被火車站的壯觀景觀所傾倒,在1877年裡,火車站成為他一再重複的主題。他畫了十幾幅有關火車站景象的畫。雷諾阿講述了莫奈繪製這些畫的緣起:「一天,他說:『我想到了!聖拉爾火車站!我要表現火車剛剛開動時的情景,火車頭噴吐濃煙,四下里什麼也看不清。這真是一番讓人着迷的景象,一個夢幻的世界。』當然,他不打算憑記憶去畫。他要到現場去,捕捉陽光對火車噴出的蒸氣造成的效果。『我要請他們將開往魯安的火車延遲半小時。那時光線會更好。』我聽完之後認為他只是開玩笑,但是沒有想到他居然前去間西部鐵路公司經理,解釋說他向畫北方火車站或聖拉爾火車站,但是他覺得聖拉爾火車站更有個性……經理居然真的指令火車司機排放蒸氣,同意讓莫奈坐下來畫畫。」
題材對於莫奈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題材只是達到他目的的手段而已。莫奈真正關心的是只是一種視覺的感受,他所看到的火車的蒸氣和它周圍環境之間的色彩關係。整個畫面處於冷色調之中,但是在統一中又有豐富的色彩變化,火車頭噴出的煙升上淡藍色的天空,並瀰漫於整個站台的上空,呈現出藍色、紫色、淡紅和白色的豐富的天空,整個畫眾人和大自然都和諧的融為了一體,他們完全的融合在景色、陽光和空氣中,而這一切又融合在莫奈特有的燦爛、艷麗卻又像樂曲般和諧的色彩之中。
在車站裡,汽笛長鳴,火車頭上噴出的蒸汽,翻翻滾滾地衝上三角形的玻璃屋頂,屋頂擋住了濃煙,使它折回來,整個車站就籠罩在瀰漫的煙霧中了。陽光透過玻璃照在水蒸氣上,無數的小水珠映着藍天和白雲,透過陽光的折射變得光怪陸離。沉重的機車、笨重的鐵屋架都變得模糊了。空氣中彌散着藍色的、紫色的和橙色的水蒸氣,以白色和淡紫色暈染的煙霧和蒸汽是空氣似乎可以觸摸得到。
這幅畫的構圖也頗值得關注,採用的是波狀形豐富變化的構圖。莫奈在畫面中以不同的外形的物體,均衡而又有變化的組合在一起,不同朝向的斜線,貫聯於火車頭的周圍,白色的煙塵穿插於期間,更加增加了畫面喧囂、富於變化的環境特點。 他對光色的專注遠遠超越物體的形象,使得物體在畫布上的表現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所以這一視野的嬗變,以往甚至難以想象,它所散發出的光線、色彩、運動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中僵死的構圖和不敢有絲毫創新的傳統主義。
由於莫奈對水有着特別的感情,愛屋及烏,他對水的化身,比如雲、霧、冰、雪都着了迷。他運用對海的想象,像一個魔法師一半,用他的畫必將這些流動的瞬間變化的景色留在了畫面上。在普法戰爭期間,為了躲避徵兵,莫奈曾逃往「霧都」倫敦。他對倫敦的大霧十分感興趣,時常描繪在霧中隱約可見的模糊景象。再加上受透納和康斯太勃爾畫風的啟示,這對他畫好車站的煙霧瀰漫的景象大有幫助。
當時的評論家左拉這樣評價這幅畫:「今年,莫奈展示了一些絕妙的火車站內景,你似乎可以聽到蒸汽機火車在被火車站吞沒時發出的轟鳴聲;你也可以看到在巨大車庫下翻滾的濃煙,這就是今日的繪畫……」[3]
參考文獻
- ↑ Zoë VanderweideZoë Vanderweide. 關於克勞德・莫內的21件事. Sothebys. 2019-04-12 [2022-08-25].
- ↑ 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作品-聖·拉扎爾火車站,大芬村油畫網,2012-12-02
- ↑ 莫奈的《聖拉扎爾火車站》賞析,藝海拾貝 ,200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