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非亞大教堂
歷史沿革
教堂奠基於公元1037年,由智者雅羅斯拉夫王子(Prince Yaroslav the Wise)下令興建。聖索菲亞教堂位於諾夫哥羅德的克里姆林圍牆內,格局和設計都是拜占庭風格。這裡曾經是早期俄羅斯的宗教中心。大教堂的黃金穹頂表明了它的重要性,諾夫哥羅德沒有任何一座教堂有這樣的金色穹頂。西側入口華麗的12世紀的青銅大門。它是從當時瑞典的首都星哥圖納(Sigtuna)運回的。
拜占庭式教堂
「拜占庭式』教堂是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教堂建築風格,因東羅馬帝國首都「拜占庭」而得名。它始於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拜占庭更名為君士坦丁堡[1],延續到15世紀下半葉東羅馬帝國的衰亡。 拜占庭式建築是一種建築的藝術形式,以基督教為背景。該建築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點是屋頂的圓形[2]。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拜占庭建築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築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由於地理關係,它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並對後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 ↑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個人圖書館,2017-01-29
- ↑ 漫談西方建築風格,那些似乎耳熟的名詞究竟代表什麼,搜狐,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