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說
起源
由於古代人缺乏足夠的宇宙觀測數據,以及懷着以人為本的觀念,因此他們誤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體都是繞着它而運行的。古希臘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將地心說的模型發展完善[1],且為了解釋某些行星的逆行現象(即在某些時候,從地球上看那些星體的運動軌跡,有時這些星體會往反方向行走),因此他提出了本輪的理論,即這些星體除了繞地軌道外,還會沿着一些小軌道運轉。後來,天主教教會接納此為世界觀的「正統理論」。
托勒密的理論能初步的解釋從地球上所看到的現象,但是在文藝復興時代,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支持日心說的證據逐漸出現,且有些證據無法以地心說解釋,地心說逐漸占了下風。在現代世界,支持地心說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經歷過程
地心說在2世紀時被體系化了,是與日心說相異的學說,主張地球是位於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說,人類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的世界觀。從13世紀到17世紀左右,是天主教教會公認的世界觀。
古代許多的學者就宇宙的構造開始有其他想法了。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提出位於宇宙中心的地球周遭全天體公轉的想法,提出地球正是宇宙中心自轉的想法、太陽不是宇宙中心,提出正在自轉公轉的想法、位於宇宙中心的太陽繞地球公轉的想法。(關於古希臘之外的宇宙觀後述)
主要論述
地心說,在宇宙中心有地球,包含太陽全部的天體大約1天繞地球公轉。但是,太陽和行星的速度不同,考慮根據這個,在不同時期看得見的行星都不同。有叫天球的軟綿綿的球,這包括地球和太陽、行星的全部天體。後考慮恆星應該是天球沾上了天球開的細小的孔,除天球以外的光泄漏都能看得見。所有變化只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發生、聲稱比這個遠的天體,永遠地變化只是重複定期的運動不來臨。
地心說不是僅天文學上的計算方法。當時的哲學思想被加入。因為神在宇宙中心安置地球這個人類住的特別天體。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同時,也是全部的天體的主人。全部的天體是地球的,以跟着主人的形式運動。在中世紀歐洲作為把當時亞里士多德哲學作為那種體系的骨架,並汲取了的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上公認的東西,地心說被看作了正式的宇宙觀。在14世紀但丁發表的敘事詩神曲天堂篇,說月、太陽、木星等等的各行星同心圓狀包圍地球的周遭。
中國古代學說
視頻
地心說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托勒密和地心說,化石網,2014-4-14
- ↑ 閬中印記【春節文化】 | 春節老人落下閎 宇宙理論渾天說 ,搜狐,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