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枇杷
地枇杷 |
中文學名:地枇杷 別稱:地果、野地瓜,地瓜藤、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蕁麻目 科:桑科 屬:榕屬 |
地枇杷又名地果、野地瓜,地瓜藤、地石榴、地膽紫、地瓜榕,地瓜子等。常綠木質藤本,葡地成片生長;小枝密生鏽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披針形、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0~30cm,寬3~10cm,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的狹成葉柄。
地枇杷具有藥用和園林價值,味苦,微甘。果實在每年的六七月分成熟。有兩種品種,一種果實香甜味美,可以食用。一種沒有香味,不能食用,一般一片均為同一品種。[1]
目錄
形態特徵
落葉性匍匐地上的木質藤本,有白色乳汁;莖棕褐色,節略膨大,生有多數不定根。葉互生,厚紙質,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6–6厘米,寬1–4厘米,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或稍不對稱,邊緣有波狀齒,具3出脈,側脈3–4對,上面綠色,疏生短刺毛,下面淡綠色,沿脈波短毛;葉柄長1–2厘米。
花小,單性,藏於肥大花序托中;花序摭具短柄,簇生於土中的短枝上,球形或卵球形;苞片3,基生;雄花生於癭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6)枚;雌花生於另一花序托內,發育為孢隱花果,單生,球形,直徑4–15毫米,成熟時淡紅棕色。果期5–6月。
分布範圍
中國長江流域及亞熱帶許多省區,如湖北、湖南 、廣西、貴州 、雲南 、四川和陝西南部都有分布。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為陽性植物,耐半蔭 ,自然生長於低山區的山坡 、田埂邊 、溝邊 、灌叢邊 、疏林下 、路邊等地, 常成片生長 。
栽培管理
地枇杷管理粗放, 容易繁殖, 在實際生產中 ,採用扦插繁殖能夠達到快速繁育的目的 。它栽培技術簡單, 只要氣候 、土壤、水分適宜, 在雨季栽種,成活率高達 90%以上。以桂林地區為例,一般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氣溫升高後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時期, 剪取1年生枝條,長 10~ 15cm,扦插基質不限,細沙或壤土均可。如果不需要快速長出,還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綠化的地點,株行距以 15cm×15cm,3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同時,扦插試驗顯示,帶有一個節的莖段就有可能發展成一個種群,因為其節觸地生根的特性很容易長出新的植株。
據多年的栽培經驗,地枇杷地栽後,在苗期,要注意澆水和拔除雜草,封行後,每周澆水 1次即可。在營養生長季節,對 N、P 的需求量較大,可根據其長勢和 立地條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 N、P 較高的尿素、複合 肥,以促進苗木生長。地枇杷抗逆性強,適宜粗放管理,種植後無需經常更換和經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 有其它雜草, 病蟲 偶爾會有食葉害蟲發生,如竹 蝗、骷髏、天蛾等,需早防治。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1、補充能量
地枇杷的果實在成熟以後可以供人們食用,它的滋味甘甜誘人,人們食用後能吸收豐富的葡萄糖,它們進入人體以後可以轉化成能量,能滿足人體正常代謝時對能量的需要,而且能加快體力恢復緩解身體疲勞。
2、促進消化
地枇杷這種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果酸和一些維生素c它們能促進腸胃中消化液分泌,並能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加快它們對身體內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對人類的消化不良和食少腹脹有一定調理作用。地枇杷還具有一定的消炎殺菌抗病毒作用,它對人類高發的腸胃炎和痢疾以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也有明顯治療作用。
醫藥價值
全草可入藥,味苦,微甘,果實香甜味美。清熱利濕。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急性腸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腸潰瘍,尿路感染,白帶,感冒,咳嗽,風濕筋骨疼痛。
抗病毒抗感染:地枇杷入藥以後就較強的抗病毒和抗感染能力,人們把它煎湯服用能預防尿路感染病和上呼吸感染發生,人們在出現腎炎和尿路炎症時及時服用地枇杷還能讓炎症很快消退。地枇杷還能祛風除濕,它是中醫臨床上治療人類的風濕骨痛的常用藥治療功效特別出色。
園林價值
地枇杷株形整齊 ,在園林植物配置中,是一種優良的地被植物,可單獨用來作為花帶、花叢觀賞,或與 觀花 、彩葉、秋葉植物搭配 , 作為綠化底色來用。地瓜 榕耐半蔭、耐貧瘠,高度適中,在一些大面積裸露平地 可用其來覆蓋,也可用於林下片植、叢植與喬 、灌木搭配構成複合型的生態結構,形成高、中、低錯落有致 的自然立體群落景觀。
地瓜榕屬多年生木質藤本,生長迅速,在一些雜草較多的地方,可將其作為優勢種群,來抑制雜草生長 。具有一定高度的地枇杷,若成片種植,在消除城市落葉方面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參考來源
- ↑ 農村一種植物,酷似「枇杷」,人稱「地枇杷」,能緩解風濕筋骨痛, 百家號,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