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柏枝

中文學名: 地柏枝
界: 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綱:石松綱
目:卷柏目
科:卷柏科
屬:卷柏屬
種: 江南卷柏
採收時間:7月(大暑前後)
貯 藏置通風乾燥處

地柏枝[1],中藥名。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全草。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及陝西、甘肅。具有止血,清熱,利濕之功效。常用於肺熱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瘡出血,外傷出血,發熱,小兒驚風,濕熱黃疸,淋病,水腫,水火燙傷。

別名

地柏、岩柏草、石柏、山扁柏、細葉狼雞、紅雞草、並草、垟柏、發治草、孔雀毛、高腳紅蘿蔔、夾韋草、土黃連、石金花、帥石草、石掌柏、岩柏枝、四葉菜、岩花、石松柏、千步還陽、百葉草、百葉卷柏、傷寒草、曲蘭草、軟雞草、撥雲草、黃疸卷柏、爛皮蛇、金花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微甘,性

歸經

肝、膽、胃經。

功能主治

止血,清熱,利濕。用於肺熱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瘡出血,外傷出血,發熱,小兒驚風,濕熱黃疸,淋病,水腫,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藥理作用

提取物(可能為醛類成分)在體外及整體動物均有加速血凝及止血作用,可延遲纖維蛋白的溶解,能增加兔末梢血液中血小板總數,白細胞敷亦有升高。毒性很低,對小鼠靜脈注射人用量的125倍,觀察3天,活動無異常[2]

相關配伍

1、治肺熱咳血:地柏枝、豬鬃草各30g。水煎調白糖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肺癆咳血及浮腫:岩柏枝、地柏枝、側柏各9g。折耳根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髒毒下血:地柏枝與黃芪等分,末之。米飲服二錢。(《本草圖經》)

4、治跌扑重傷:岩柏枝、鳳尾草根、豬鬃草根、腎蕨各15g,抱石蓮3g。煨水服,用酒為引。(《貴州草藥》)

5、治哮喘:石柏45g,鐵角蕨根30g,豬肝、蜜糖各60g。水煎燉,服湯食肝。(《江西草藥》)

6、治頭暈目眩:每500g茶葉中放(岩柏葉)30g,泡茶常服[3]。(《陝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血小板減少症及各類出血

江南卷柏製成注射液應用。供肌肉注射用的每2毫升含生藥8克,每次2~4毫升,每日2~3次;供靜脈注射用的每2毫升含氯仿提取物20毫克,用時加50%葡萄糖20~40毫升緩慢推注或滴注,每日1次。均10~15天為一療程。對急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用1~2個療程;對慢性、繼發性患者須用藥3個月至半年以上。觀察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共60例,結果治癒13例,顯效17例,進步24例,無效6例。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鼻衄、術後出血等各類出血性疾病共76例,其中顯效60例,進步13例,無效3例。有的用藥2~4天出血即止。副作用少。

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岩柏2兩(小兒1兩),水煎服,每日1劑。若黃疸深者加茵陳1兩,梔子3錢;胃納差者加平地木、葎草各5錢;肝痛明顯者加丹參1兩;谷丙轉氨酶很高者加半枝蓮1兩,或六月雪1兩,敗醬草1兩,蒲公英1兩(任選一種或二、三種)。治療122例,治癒102例(83.6%),顯效18例(14.8%),無效2例(1.6%)。平均胃納恢復正常時間為8.07天,退黃時間為12.33天,住院平均29.95天[4]

藥材性狀

根莖灰棕色,屈曲,根自其左右發出,纖細,具根毛。莖禾稈色或基部稍帶紅色,高10-40cm,徑1.5-2mm,下部不分枝,疏生鑽狀三角形葉,貼伏於上,上部分枝羽狀,全形呈卵狀三角形。葉多扭曲皺縮,上表面淡綠色,背面灰綠色,二型,枝上兩側的葉為卵狀披針形,大小近於莖上葉,貼生小枝中央的葉形較小,卵圓形,先端尖。孢子囊穗少見。莖質柔韌,不易折斷;葉質脆,易碎。氣微,味淡。以體整、色綠,無泥雜者為佳[5]

形態特徵

土生或石生,直立,高20-55厘米,具一橫走的地下根狀莖和遊走莖,其上生鱗片狀淡綠色的葉。根托只生於莖的基部,長0.5-2厘米,直徑0.4-1毫米,根多分叉,密被毛。主莖中上部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或紅色,不分枝的主莖高(5-)10-25厘米,主莖下部直徑1-3毫米,莖圓柱狀,不具縱溝,光滑無毛,內具維管束1條;側枝5-8對,2-3回羽狀分枝,小枝較密排列規則,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2-6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末回分枝連葉寬2.5-4毫米。葉(除不分枝主莖上的外)交互排列,二形,草質或紙質,表面光滑,邊緣不為全緣,具白邊,不分枝主莖上的葉排列較疏,不大於分枝上的,一形,綠色,黃色或紅色,三角形,鞘狀或緊貼,邊緣有細齒。主莖上的腋葉不明顯大於分枝上的,卵形或闊卵形,平截,分枝上的腋葉對稱,卵形,1.0-2.2毫米×0.4-1.0毫米,邊緣有細齒。中葉不對稱,小枝上的葉卵圓形,0.6-1.8毫米×0.3-0.8毫米,覆瓦狀排列,背部不呈龍骨狀或略呈龍骨狀,先端與軸平行或頂端交叉,並具芒,基部斜,近心形,邊緣有細齒。側葉不對稱,主莖上的較側枝上的大,2-3毫米×1.2-1.8毫米,分枝上的側葉卵狀三角形,略向上,排列緊密,1.0-2.4毫米×0.5-1.8毫米,先端急尖,邊緣有細齒,上側邊緣基部擴大,變寬,但不覆蓋小枝,邊緣有細齒,下側邊緣基部略膨大,近全緣(基部有細齒)。孢子葉穗緊密,四稜柱形,單生於小枝末端,5.0-15毫米×1.4-2.8毫米;孢子葉一形,卵狀三角形,邊緣有細齒,具白邊,先端漸尖,龍骨狀;大孢子葉分布於孢子葉穗中部的下側。大孢子淺黃色;小孢子橘黃色[6]

目錄

分布區域 =

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及陝西、甘肅。

生長環境

生於潮濕山坡、林下、溪邊或石縫中。

視頻

冒着雨,小豬和藝興在江邊種下了柏枝,也是種下希望和美好的祝願

參考資料

  1. 地柏枝,中醫館
  2. 地柏枝藥理作用,中醫世家
  3. 地柏枝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地柏枝臨床應用,中藥大全
  5. 地柏枝藥材性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6. 地柏枝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