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窨子(尹光傳)
作品欣賞
地窨子
過去在農村,每當冬季到來前,幾乎家家都要挖個「地窨[ yìn ]子」,用來儲存蘿蔔、白菜等越冬蔬菜。這種地穴式構築物,簡便易建,幾乎沒啥成本,這在那條件艱苦的年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這種「地窨子」,有的挖在庭院裡,有的挖在院外空閒地上。窨子的大小因需要而定,一般家庭儲存蘿蔔用的,大多長3米、寬2米、深1.5米左右。挖好地坑後,上面放幾塊木頭作房梁,再鋪些草蓆子、玉米秸等當頂棚,最後覆蓋一層厚土,使其高出地面,以便雨水能往外流。還須在一角留個出入口,內有可供人上下的台階,也有的用梯子代替,出口處用綑紮的柴草蓋嚴實。這樣,一個地窨子就建好了。
過去,還有一種地窖,功能類似於地窨子,地窨子是挖好地坑後,再在上面搭頂子的,挖的相對較淺,一個人就能操作。相比於地窨子,地窖則要深多了。地窖是在地下深挖的地洞,開挖的工程量較大,一般要數人配合,有在下面挖的,有往上提土的,開挖過程中還有塌方的危險。利用掏空的地下空間來儲存食物,它的出口類似於井口,就像個深井。因主要是用來儲存地瓜的,老家人又叫它地瓜井。由於地瓜更怕凍,特別是育秧的地瓜種,放入地窖內儲存,保鮮效果會更好。它不像地窨子那樣容易進出,一般是集中放入、集中取出的。
在生產隊時期,幾乎年年都要種些蘿蔔和白菜。收穫後,每家都會分到不少。那時,還沒有蔬菜大棚,開春前就指望這些蔬菜了,若保管不善將很難越冬。勤勞智慧的古人,發明了地窨子,並祖祖輩輩流傳了下來,成為不耗能的天然恆溫庫。外面天寒地凍、滴水成冰,而地窨子內的溫度,則相對比較恆定,儲存在裡面的蘿蔔,春節後還能保持得很新鮮。
記得有年冬天,生產隊為了搞編織副業,組織社員們挖了個大地窨子。裡面的空間很大,能容下十多人在裡面幹活。人們在裡面用蘆葦編織鍋上的蓋天(音),用棒子皮編過工藝品。地下的空間內要比地上暖和多了,我們小孩子覺得好玩,也常到那裡面去湊熱鬧。村老人孟繁江聽他祖輩說,在舊社會時,有些靠織布謀生的人家,幾家合夥挖個大地窨子。到了冬季,將織布機抬進地窨子內,婦女們在裡面織布不覺得冷。由於濕度大,織出的布質量還更好。我沒見過在裡面織布的,只見過在地窨子內紡線的。
地窨子的恆溫效果雖然較好,但因通風不暢,裡面的濕度較大,人在裡面呆久了會感到不舒服。開春後,隨着地表溫度的上升,地窨子內的溫度也開始升高,那些儲存在內的蘿蔔,會容易發芽變質。此時,地窨子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人們便將存放在內的食物全部取出,將地窨子填平後恢復原貌,待來年需要時再另開挖。
過去,聽闖過關東的人說,東北有的地方冬天住在地窨里。當時我感到很好奇,裡面那麼潮濕,人怎麼能居住?最近從網上看到東北人曾經住過的地窨子圖片,原來他們住過的地窨子,那是半地下的,地上還有部分小矮牆,有門有窗戶。既利用了地下的地溫,又能通光通風,在裡面生火做飯後,也就不那麼潮濕了。
如今科技發達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自從有了蔬菜大棚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沒見到再有用地窨子儲存食物的了。現代化的恆溫庫、保鮮庫,比地窨子的效果要好多了。前幾年,去沂源山區考察種植地瓜時,熱心的主人還帶我們參觀了在山下挖的地洞,真是別有洞天,讓我們大開眼界。用機械設備挖出的一排排山洞,就是個地下大倉庫,大車都能直接開進山洞內。還有的小區別墅,在一層建有地下儲藏室,裡面冬暖夏涼,還不怎麼潮濕,比過去的地窨子可好多了。
行人莫問當年事,天生舊物不如新。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幾十年來,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窨子的消失,只是人們生產生活方式變化的一個縮影。[1]
作者簡介
尹光傳,山東省高青縣人,就職於高青縣紀委監委,淄博市作家協會會員,齊魯文學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