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網絡 的圖片

地膽頭(學名:Ajuga pantantha Hand. -Mazz. Symb. Sin. )是菊科地膽草屬植物,

地膽草(Elephant叩usscaberl,.)為我國長江以南,尤其華南地區常用的民間藥物。

港澳地區習稱土蒲公英地膽頭,台灣民間又稱燈豎朽、丁茄芋,多用於治療胃病、肝炎、腎炎、支氣管炎等。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亦喜用這一藥用植物,如《中國民族藥志》己載傣、苗。

產地生境

生長習性:生于山谷、村邊及路旁、荒地、耕地等低草叢中。

分布: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形態特徵

地膽草直立草本,高10~50厘米。生於草地上。[1]

莖2歧分枝,多少粗糙,有時全株有白色粗毛。

基生葉叢生,葉片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2~17厘米,邊緣稍有鈍鋸齒;莖生葉少,極小。

夏秋季開花;頭狀花序成束,生於枝頂,有葉狀總苞片3~4片;

花紫紅色。瘦果有棱,頂端有4~6枚長而硬的冠毛。

8至9月開花,10至11月果熟。[2]

藥學作用

【藥用部分】為菊科地膽草屬植物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以全草入藥。

【採集時間】夏秋採收,去雜質,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能】性寒,味苦辛;清熱解毒,涼血消 腫,止咳利尿。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百日咳,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癤腫,濕疹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鮮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目錄

膽草的使用方法

1、各種炎症性疾病(菌痢、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結膜炎等):

地膽草30克,葉下珠、地錦、兔耳風各15克,水煎服,每日l~2劑。亦可單味地膽草使用。

2、黃疽型肝炎、百日咳:地膽草全草60克,水煎服。

3、肺熱咳嗽:地膽草、肺形草各30克,水煎服。

4、乳痛、腫毒、指療、瘡癤、濕疹、蛇傷:

鮮地膽草60~120克,水煎服;另用鮮地膽草適量,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或水煎外洗。

5、急性中耳炎:鮮地膽草全草,搗汁點耳,一日3~4次。

膽草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潤燥功效:膽草可用於治療因心熱所致心煩氣躁,

肺熱導致咳嗽、咳痰,胃熱所致口臭、嘔吐,肝熱所致目赤腫痛等症狀。

2.瀉肝火功效:可用於治療因肝膽實火所致頭痛、頭脹、目赤腫痛,

還可用於治療因熱病所致驚風、抽搐等症狀。

3.防脫髮功效:

主要用於因工作壓力大所致脫髮,有一定效果。

4.消炎功效:可用於治療膽囊炎、黃疸等疾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