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作用
地質作用 |
中文名;地質作用 分類;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地震作用 內力地質作用;斷裂、褶皺以及引起地震 太陽的熱能;直接對岩石圈施加影響 |
板塊運動被認為是使地殼表層發生位置移動,出現斷裂、褶皺以及引起地震、岩漿,火山活動和岩石變質等地質作用的總原因,這些地質作用總稱為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改變着地殼的構造,同時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礎。這就是說板塊運動能夠解釋地殼中岩石的變形,包括區域的和整個地殼的。 來自太陽的熱能,是引起大氣和水不斷運動的主因,同時給生物的繁殖提供能量,並直接對岩石圈施加影響。這一切活動的結果,使地表的凸出部分受到風化、侵蝕等作用的破壞,破壞的產物在低凹的部位沉積起來形成新的岩石。上述變動總稱外力地質作用。 地球的內力和外力地質作用同時存在並相互影響。水往低處流是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地勢的高低又是內力地質作用所塑造。火山噴出的氣體和水分是地球大氣圈和水圈重要的物質來源之一,一次強烈的火山活動還可以引起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氣候異常。地質作用強烈地影響着氣候以及水資源與土壤的分布,創造出了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這種良好環境的出現,是地球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演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地球形成的初期,大氣圈和水圈的成分、質量都和現代大不相同,大氣曾經歷以二氧化碳為主的階段,海水是約在10億年前才具有今天的含鹽度,生物最早出現在地球形成約10億年以後。由此也說明在地球演化的不同歷史階段,各種地質作用的規模乃至性質都有所不同。[1]
目錄
簡介
地質作用由自然動力引起的使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及地表形態等不斷變化和形成的作用。按應力的來源不同,分外應力地質作用和內應力地質作用兩種。前者來自地球外部(太陽能等),主要作用於地殼表層,包括風化、剝蝕、搬運、沉積作用等;後者來自地球內部(溫度、壓力等),作用於整個地殼內部,包括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岩石的變質作用等。
分類
根據動力來源部位,地質作用常被劃分為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兩類。地質作用常常引起災害,按地質災害成因的不同,工程地質學把地質作用劃分為物理地質作用和工程地質作用兩種。其中,物理地質作用即自然物質作用,包括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工程地質作用即人為地質作用。
1.物理地質作用
(1)內力地質作用 內力地質作用的動力來自地球本身,並主要發生在地球內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地殼運動、岩漿作用、變質作用和地震作用四種。 地殼運動是指由地球內動力所引起的地殼岩石發生變形、變位(如彎曲、錯斷等)的機械運動。地殼運動按其運動方向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形式。水平方向的運動常使岩層受到擠壓產生褶皺,或使岩層拉張而破裂。垂直方向的構造運動會使地殼發生上升或下降,青藏高原數百萬年以來的隆升是垂直運動的表現。 變質作用是指地殼運動、岩漿作用等引起物理和化學條件發生變化,促使岩石在固體狀態下改變其成分、結構和構造的作用,變質作用可形成不同的變質岩。 地震作用一般是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球內部能量的長期積累,達到一定限度而突然釋放時,地殼在一定範圍內的快速顫動。按產生的原因,地震作用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激發地震等。 (2)外力地質作用 外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太陽熱輻射引起,主要發生在地殼的表層。一般按下面的程序進行:風化一剝蝕一搬運一沉積一固結成岩。主要包括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等作用方式。 風化作用是指在溫度、氣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長期作用下,暴露於地表的岩石發生化學分解和機械破碎。 剝蝕作用是指河水、海水、湖水、冰川I及風等在其運動過程中對地表岩石造成破壞,破壞產物隨其運動而搬走。例如,海岸、河岸因受海浪和流水的撞擊、沖刷而發生後退。斜坡發生剝蝕作用時,斜坡物質在重力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產生滑動和崩塌,又稱為塊體運動。 搬運作用是指岩石經風化、剝蝕破壞後的產物,被流水、風、冰川等介質搬運到其他地方的作用。搬運作用與剝蝕作用是同時進行的。 沉積作用是指由於搬運介質的搬運能力減弱,搬運介質的物理、化學條件發生變化,或由於生物的作用,被搬運的物質從搬運介質中分離出來,形成沉積物的過程。 固結成岩作用是指沉積下來的各種鬆散堆積物,在一定條件下,由於壓力增大、溫度升高以及某些化學溶液的影響,發生壓密、膠結及重結晶等物理或化學過程而使之固結成為堅硬岩石的作用。
2.工程地質作用——人為地質作用
工程地質作用或人為地質作用是指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效應。例如,採礦特別是露天開採穆動大量岩體會引起地表變形、崩塌和滑坡;人類在開採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時因岩土層疏干排水會造成地面沉降;特別是興建水利工程,會造成土地淹沒、鹽漬化、沼澤化或是庫岸滑坡、水庫地震。
能量來源
產生地質作用的能量主要是內能和外能,內能是來源於地球本身的能源系統,主要有地內熱能、重力能、地球旋轉能、化學能和結晶能;外能則是指來源於地球以外的能源,主要有太陽輻射熱、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地內熱能
①放射性熱能是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蛻變而產生的。②重力分異產生的熱能是地球物質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按不同比重發生分異的過程中,釋放出的位能轉化成的熱能。③衝擊、壓縮產生的熱能是地球在由星際物質聚積而成的過程中,微星體以高速衝擊地球時巨大動能轉變而來的。另外原始地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壓縮,體積逐漸收縮而產生壓縮熱。此外,地球內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結晶時會釋放熱,構造運動的機械能也可以轉為熱能。據計算,地內每年產生的熱總量與經地表每年散失的總熱量相抵後還有剩餘,這部分剩餘熱能便是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的主要能量來源。
重力能
重力能是地心引力給予物體的位能。
地球旋轉能
地球旋轉能是地球自轉產生的力給予地球表層物質的能它包括離心力、離極力和科里奧利力。①離心力的大小隨緯度而異,兩極為零,赤道最大。地表離心力的水平力平行於地表相應點沿經向的切線,並指向低緯度,其大小在兩極和赤道均為零,中緯度最大。②離極力的方向指向赤道,促成表層物質向赤道運動。③科里奧利力影響着地球表層物質沿緯向或徑向的運動。
太陽輻射熱
太陽輻射熱是太陽向地球輸送的熱。其中60%為大氣、大陸和海洋吸收,成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賴以活動,發育,並相互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主要能源。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外營力,如風、流水、冰川、波浪等。
潮汐能
潮汐能是因日、月對旋轉着的地球的各點的引力不斷變化而產生的能。在它的作用下 ,地球上海水發生潮汐現象。潮汐具有機械能,是海洋中地質營力之一。
生物能
生物能是生命活動經過能量轉換而產生的能。其中特別指出人類大規模改造自然的活動,更是重要的能的表現形式。
其他能源
地表還有來自外層空間的宇宙線、隕石衝擊能,以及地表發生化學反應和結晶釋放的熱
作用關係
內、外力地質作用互有聯繫,但發展趨勢相反。內力作用使地球內部和地殼的組成和結構複雜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殼原有的組成和構造改變,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單一化發展。一般來說,內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過程和發展。 內力和外力作用比較 二者關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