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陷型聚煤盆地
坳陷型聚煤盆地 |
坳陷型聚煤盆地亦稱波狀坳陷盆地,盆地的基底基本上為一連續界面,聚煤期地殼運動以寬緩開闊的波狀隆起和坳陷為主,含煤岩系就形成于波狀坳陷內,波狀坳陷可能是地殼薄化引起的區域沉降,也可能是殼下物質活動引起的熱沉降,或區域構造應力場造成的地殼波狀變形。坳陷型聚煤盆地內部比較穩定和均一,但常常鄰接活動構造帶,受到各種板塊邊緣活動動力效應的波及,因此盆地邊界構造對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有中重要的影響。
目錄
簡介
坳陷型聚煤盆地的形成直接受控於地殼的構造運動,構造運動引起基底逐漸沉降,沉降物不斷地補償過程中形成的聚煤盆地。這類盆地常形成波狀起伏的坳陷,盆地坳陷範圍大,沉降幅度中間大、邊部小,形成的煤系中間厚,最厚可達數百米,向兩邊逐漸變薄。我國華北石炭-二疊紀煤系就是在這類廣闊的坳陷盆地中形成的。聚煤盆地的基底界面可以是連續沉積界面,也可以使遭受長期風化剝蝕的間斷面、在盆地形成演化過程中,基底脆性斷裂變形不明顯,坳陷型盆地的幾何形態多呈圓形、橢圓形或灣口型,其橫剖面有些是對稱的,有些則不對稱;盆地規模可大可小,大者可達數十萬平方公里。
評價
我國華北石炭-二疊紀聚煤盆地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波狀坳陷型聚煤盆地、一個克拉通內沉積盆地。盆地南、北兩側分別以秦嶺-大別山和陰山活動構造帶為界,總體為一個由西北向東南緩傾的箕狀盆地。盆地的基底為中奧陶統侵蝕界面,盆緣局部地段為寒武系或震旦系。華北-石炭二疊紀煤系由一個完整的海侵-海退旋迴組成,在海域不斷擴張的總趨勢下形成以潟湖、潮坪-障壁體系為主的早期聚煤環境,以穩定的薄-中厚煤層和淺水碳酸鹽岩層的廣泛發育為特徵,旋迴結構清晰,煤層易於對比,晚石炭世中晚期,海域範圍最大,在盆地北緣山前地帶發育厚煤層,大約自晚石炭世晚期,由於內蒙-大興安嶺海槽漸趨封閉,盆緣隆起帶多河系攜帶的大量陸源碎屑注入盆地,開始了盆地範圍的海退期。在富煤層段,聚煤帶呈現規律性變化,大體為「東西向成帶,南北向遷移」的總格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