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垄断利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垄断利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1],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2],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目录

名词解释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其中,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垄断利润的说明

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资本能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造成利润率的平均化,资本主义企业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首先采用最新技术的个别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生产成本,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一旦这种最新技术普遍为其他企业所采用,这部分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因此,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而获得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虽然在某些受特殊自然条件制约的部门内,因这种特殊自然条件造成的垄断阻碍了利润率的平均化,也会形成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利润最终转化为地租,不归资本家所占有。

垄断利润的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垄断企业凭借它们对某些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控制,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以及对非垄断的中小企业利润的侵占,比较长期地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即垄断利润。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作为社会生产中的总资本家首先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对内剥削和对外掠夺,使垄断利润有了更多的保证。

列宁说:“垄断地位能提供超额利润,即超过全世界一般的、正常的资本主义利润的额外利润”(《列宁选集》第2卷,第892页)。垄断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表明,只要某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这几家大垄断企业就能经常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例如,在1946~1973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纳税后的年平均公司利润率为9.2%,而垄断程度较高的汽车制造部门则达16%,其中通用汽车公司高达19.7%。在1960~1970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纳税前的年平均公司利润率为12.5%,而20家最大的垄断公司则达17.1%。其中通用汽车公司高达30.7%,通用电气公司和波音飞机公司也分别达到21.8%和20.8%。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例如,1953~1968年期间,美国化学工业部门最大企业杜邦公司的目标利润率为20.0%,实际利润率为22.2%;汽车制造部门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分别为20.0%和20.2%;石油部门最大企业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则分别为12.0%和12.6%。这就进一步表明:垄断利润是同企业的垄断地位相联系的。

垄断利润的来源

垄断利润的一般基础,也同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利润一样,是无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垄断利润往往超出剩余价值的界限,它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社会生产中其他形式的价值。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各种途径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①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强度以及其他手段,更多地榨取了工人无偿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它垄断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占有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条件,提高了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又由于它垄断了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试制,享有“首创性企业”的专利和优势,因此能经常实现超额利润。

②垄断资本家通过对生产和销售的垄断,规定垄断价格,在购买和销售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占有中小企业甚至局外大企业所榨取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大垄断企业多样化经营的发展,它渗透到一些垄断程度不高的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从事经营活动,还可以利用“交叉补贴”和“互相供货”等手段排挤和打击原先同它们没有直接联系的局外企业,侵占归后者所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③垄断资本家依靠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利用在收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中所规定的垄断价格,剥夺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利用在出售生活资料中所规定的垄断价格,侵占无产阶级和其他职工所得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

④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通过国家的军事订货、财政补贴、减免税款以及其他种种手段,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集团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社会上其他各个阶层的部分收入转变为垄断资本家的收入。

⑤垄断组织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的国家作为它们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通过对外投资和不等价交换的对外贸易等手段,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人民进行剥削和掠夺,从中攫取以利润、利息、红利以及其他收入形式出现的价值。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垄断资本能以一种更直接的手段,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资本的侵占和劳动人民的剥削,获取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实现

垄断利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

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公式为: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

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从全社会看,垄断

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垄断利润的模式

突点需求曲线

理解垄断利润的需求曲线突点的关键在于理解垄断价格变动的相互影响。因为寡头市场为若干寡头分割,一家寡头涨价,别的寡头价格不变,这家寡头的消费者都去购买别的寡头的商品,其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反过来,一家寡头降价,别的寡头则要跟着降价,然后部分抵消这个寡头降价的效应,使得这个寡头的需求量增加有限。需求曲线的突点折断了边际收益曲线,这是需求曲线作为平均收益线与边际收益线的关系决定的。边际成本线与此折断处相交,既不影响价格也不影响产出。

市场份额模式

理解垄断市场份额的关键就是遵循MR=MC的规则,确定市场份额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相同的情况下,边际成本低的企业市场份额大,价格也低;而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市场份额小,价格高。

价格领头模式

上述两种情况是垄断企业各自定自己的价格,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家寡头定价,其它寡头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博弈论模式

垄断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种博弈,也就是竞争各方都充分考虑各方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做出的选择,然后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