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壟斷利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目錄

名詞解釋

壟斷利潤是指壟斷資本家憑藉自己在社會生產中的壟斷地位而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其中,平均利潤是指以預付資本大小按平均利潤率計算歸每個生產部門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平均利潤是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資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平均利潤仍然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壟斷利潤的說明

追逐利潤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和決定性動機。在壟斷前資本主義時期,自由競爭占統治地位,資本能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自由轉移,造成利潤率的平均化,資本主義企業一般只能獲得平均利潤。首先採用最新技術的個別資本主義企業,通過提高本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生產成本,可以獲得高於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一旦這種最新技術普遍為其他企業所採用,這部分超額利潤就會隨之消失。因此,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個別企業通過採用先進技術而獲得超額利潤只是一種暫時現象。雖然在某些受特殊自然條件制約的部門內,因這種特殊自然條件造成的壟斷阻礙了利潤率的平均化,也會形成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但這種超額利潤最終轉化為地租,不歸資本家所占有。

壟斷利潤的形成

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了決定作用,從而阻礙了資本在各個部門之間的自由轉移,利潤率平均化的趨勢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壟斷企業憑藉它們對某些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控制,通過規定壟斷價格,加強對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剝削以及對非壟斷的中小企業利潤的侵占,比較長期地獲得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即壟斷利潤。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國家作為社會生產中的總資本家首先是為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相結合,進一步加強了對內剝削和對外掠奪,使壟斷利潤有了更多的保證。

列寧說:「壟斷地位能提供超額利潤,即超過全世界一般的、正常的資本主義利潤的額外利潤」(《列寧選集》第2卷,第892頁)。壟斷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表明,只要某個生產部門的生產和銷售被少數大企業所壟斷,這幾家大壟斷企業就能經常地獲得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壟斷利潤。例如,在1946~1973年期間,美國製造業納稅後的年平均公司利潤率為9.2%,而壟斷程度較高的汽車製造部門則達16%,其中通用汽車公司高達19.7%。在1960~1970年期間,美國製造業納稅前的年平均公司利潤率為12.5%,而20家最大的壟斷公司則達17.1%。其中通用汽車公司高達30.7%,通用電氣公司和波音飛機公司也分別達到21.8%和20.8%。

在資本主義的現實生活中,高額壟斷利潤一般是通過規定壟斷價格實現的。壟斷價格以高於自由競爭條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潤率的「目標利潤率」為中心來制定,這樣壟斷資本家憑藉其壟斷地位來操縱壟斷價格,促使實際利潤率和「目標利潤率」趨於一致,就可以較有把握地獲得高額壟斷利潤。例如,1953~1968年期間,美國化學工業部門最大企業杜邦公司的目標利潤率為20.0%,實際利潤率為22.2%;汽車製造部門最大企業通用汽車公司分別為20.0%和20.2%;石油部門最大企業美孚石油公司(新澤西)則分別為12.0%和12.6%。這就進一步表明:壟斷利潤是同企業的壟斷地位相聯繫的。

壟斷利潤的來源

壟斷利潤的一般基礎,也同其他形式的資本主義利潤一樣,是無產階級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是,壟斷利潤往往超出剩餘價值的界限,它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社會生產中其他形式的價值。在現代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壟斷企業主要通過以下各種途徑攫取高額壟斷利潤:

①壟斷資本家憑藉其壟斷地位,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提高勞動強度以及其他手段,更多地榨取了工人無償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另一方面,由於它壟斷了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占有大規模生產的優越條件,提高了個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又由於它壟斷了新產品和新工藝的試製,享有「首創性企業」的專利和優勢,因此能經常實現超額利潤。

②壟斷資本家通過對生產和銷售的壟斷,規定壟斷價格,在購買和銷售生產資料的過程中,占有中小企業甚至局外大企業所榨取的一部分剩餘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大壟斷企業多樣化經營的發展,它滲透到一些壟斷程度不高的部門和非壟斷部門從事經營活動,還可以利用「交叉補貼」和「互相供貨」等手段排擠和打擊原先同它們沒有直接聯繫的局外企業,侵占歸後者所占有的一部分剩餘價值。

③壟斷資本家依靠其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利用在收購原材料和銷售產品中所規定的壟斷價格,剝奪小生產者所創造的一部分價值;利用在出售生活資料中所規定的壟斷價格,侵占無產階級和其他職工所得的工資收入的一部分。

④壟斷資本和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相結合,通過國家的軍事訂貨、財政補貼、減免稅款以及其他種種手段,進行有利於壟斷資本集團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把社會上其他各個階層的部分收入轉變為壟斷資本家的收入。

⑤壟斷組織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經濟落後的國家作為它們的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通過對外投資和不等價交換的對外貿易等手段,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勞動人民進行剝削和掠奪,從中攫取以利潤、利息、紅利以及其他收入形式出現的價值。特別是戰後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壟斷資本能以一種更直接的手段,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民族資本的侵占和勞動人民的剝削,獲取高額利潤。

壟斷利潤的實現

壟斷利潤的實現:主要是通過壟斷組織制定的壟斷價格來實現的。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

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時,憑藉其壟斷地位規定的、旨在保證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公式為:

壟斷價格=成本價格+平均利潤+壟斷利潤

壟斷價格包括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兩種形式。壟斷高價是指壟斷組織出售商品時規定的

高於生產價格的價格;壟斷低價是指壟斷組織在購買非壟斷企業所生產的原材料等生產資料時規定的低於生產價格的價格。

壟斷價格長期偏離生產價格和價值,但它的產生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從全社會看,壟斷

價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整個社會所生產的價值總量,壟斷企業通過壟斷價格多得的利潤,正是其他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失去的價值部分。壟斷價格的總和加上非壟斷價格的總和必然等於價值的總和。壟斷價格的制定和變化,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變化。

壟斷利潤的模式

突點需求曲線

理解壟斷利潤的需求曲線突點的關鍵在於理解壟斷價格變動的相互影響。因為寡頭市場為若干寡頭分割,一家寡頭漲價,別的寡頭價格不變,這家寡頭的消費者都去購買別的寡頭的商品,其需求量就會大幅度減少;反過來,一家寡頭降價,別的寡頭則要跟着降價,然後部分抵消這個寡頭降價的效應,使得這個寡頭的需求量增加有限。需求曲線的突點折斷了邊際收益曲線,這是需求曲線作為平均收益線與邊際收益線的關係決定的。邊際成本線與此折斷處相交,既不影響價格也不影響產出。

市場份額模式

理解壟斷市場份額的關鍵就是遵循MR=MC的規則,確定市場份額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線相同的情況下,邊際成本低的企業市場份額大,價格也低;而邊際成本高的企業市場份額小,價格高。

價格領頭模式

上述兩種情況是壟斷企業各自定自己的價格,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一家寡頭定價,其它寡頭只是價格的接受者。

博弈論模式

壟斷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種博弈,也就是競爭各方都充分考慮各方在現有條件下可能做出的選擇,然後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