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 |
壟斷資本主義(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它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在生產和資本加速集中的過程中,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起來的。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壟斷是適應生產高度社會化而產生的資本社會化形式。壟斷取代自由競爭只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範圍內生產關係的階段性調整。壟斷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又出現部分質的變化,從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目錄
簡介
發生和發展於19世紀最後30年和20世紀初。187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標誌着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由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19世紀最後30年發生的技術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以重工業為中心的經濟巨大發展,為實現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一期間,以電力的發明和使用為主導,誕生了托馬斯煉鋼法、蒸汽渦輪、內燃發動機、汽鑽、裁截機、發電機、電動機、遠距離輸電、電燈、電車、電話、無線電以及從煉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一系列新技術和新設備。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利用和普及,使原有的重工業部門(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加速地發展起來,並引起了一系列新興的重工業、化學工業部門(電力、電器、化學、石油、汽車和飛機製造等)的建立和興起,促進了工業生產的迅速增長。世界工業生產量,1850~1870年的20年間只增長了1倍,而1870~1900年的30年中增長了2.2倍,20世紀的頭13年中又增長66%。重工業的發展特別迅速,使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19世紀末,美、英、德等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工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的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生產社會性和資本家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從而使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更加頻繁、深刻和持久。
評價
資本輸出是帝國主義國家進行對外擴張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資本對世界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重要基礎。資本輸出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壟斷階段,它才具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時,少數富有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壟斷資本對本國和國外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由於對生產和市場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過剩」資本。同時,資本主義發展已經把許多落後國家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那裡具備了進行投資的條件。據德國經濟學家J.庫欽斯基(1904~1997)統計,1875年,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等4個國家的國外投資為350億馬克,而到1913年增加到1590億馬克,增加3.5倍以上。英國和法國是兩個主要資本輸出國,1913年分別輸出資本達750億馬克和360億馬克。英國又是最早的資本輸出國,在1855年它就有了100億馬克的國外投資。但兩國資本輸出的地區和方式有所不同。英國資本絕大部分輸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並且很大一部分採取生產資本即直接投資的形式。而法國資本絕大部分投放在歐洲(主要是俄國),並且主要採取借貸資本即間接投資的形式。德國開始對外投資較晚,1875年只有20億馬克,而到1913年達到350億馬克,已接近法國的水平。它的投資半數在歐洲,其餘主要分布在南美、亞洲和非洲。美國這一時期正向西部領土擴張,擁有廣大的國內投資場所,資本輸出數量不大,到1913年為130億馬克。至於俄國和日本,20世紀開始後也有少量資本輸出,主要是對中國的投資。帝國主義對亞非拉國家的投資,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那裡開始發展起來,但也使它們變成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農業-原料附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