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垢
拼音; gòu
部首; 土
五筆; FRGK
倉頡; GHMR
鄭碼; BPAJ
注音; ㄍㄡˋ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筆順編號; 121331251
四角號碼; 42161
Unicode; CJK
詳細字義
〈名〉(1) (形聲。從土,從後,後亦聲,後表示高貴的帝王。土和後合起來的意思是埋在土裡死去的帝王,那就是腐爛發臭的屍體了,形容有用的生物被廢棄以後需要通過埋在土裡來處理的那些東西,本義:需要通過埋在土裡來處理的那些東西)
(2) 同本義 [dirt;filth]
垢,濁也。--《說文》
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莊子·大宗師》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韓非子·大體》
爬羅剔塊,刮垢磨光。--韓愈《進學解》
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 又如:積垢;塵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恥辱,因不名譽而產生的羞恥感 [shame]
受天下之垢。--《莊子·天下》
國君含垢。--《左傳·宣公十五年》
(5) 沉積的水垢,尤指燒水器皿(如鍋爐)內部的 [scale]。如:鍋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貶抑的實例 [disgrace;humiliation]。如:忍辱含垢;垢辱;垢恥(恥辱);垢誤(蒙恥受害)
(7) 邪惡,邪惡的人或事 [evil],如:藏垢納污
詞性變化
〈形〉
(1) 污穢不潔 [dirty;filthy]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蓬頭垢面;垢氛(污濁的氣氛);垢塵;垢俗(塵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濁混亂,玩忽荒怠)
(3) 通"詬"。恥辱 [disgrace;shame]
維彼不順,征以中垢。--《詩·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莊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恥辱);忍垢(忍受恥辱)
常用詞組
◎ 垢泥 gòuní
[deposits of sweat,oil on the skin] 生理學名詞。也稱"垢膩"。人體體表上脫落的衰老死亡細胞與皮膚上的油汗混雜而成
◎ 垢膩 gòunì
(1) [deposits of sweat,oil on the skin]:同"垢泥"
桌子上面有一層垢膩
(2) [filth]:髒
垢膩的乞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垢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後切,$音苟。塵滓也。《左傳·宣十五年》國君含垢,天之道也。《韓非子·大體篇》不洗垢,而察難知。《莊子·大宗師》仿偟乎塵垢之外。
又國名。《華嚴經》國名無垢,琉璃為地。
又《集韻》丘˫切,音宼。解垢,詭曲之辭。
又居六切,音匊。中不淨也。《詩·大雅》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又葉公戸切,讀若古。《楚辭·哀時命》務光自投於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孰魁崔之可久兮,願退身而窮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