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埃迪卡拉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埃迪卡拉紀(英語:Ediacaran),又稱艾迪卡拉紀、震旦紀,是元古宙最後的一段時期。一般指6.35-5.41億年前。學者曾用這個名字指稱不同階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明確定義其年代,這是這個組織120年來首次對其加時期定義。最古老的動物遺蹟可追溯至十億年前,但最早的動物化石出現於約六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

埃迪卡拉動物群因為發現於南澳大利亞的埃迪卡拉山而得名。1946年,一位澳洲地質學家(Reg Sprigg)在古代的沙岩板中留意到一曾在這裡發現顯生宙以前的化石。研究這些化石的科學家(Martin Glaessner)認為這是珊瑚、水母和蠕蟲的先驅。以下幾十年,南澳大利亞還找到很多的隱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這些化石都叫作埃迪卡拉動物。一開始,人們認為埃迪卡拉動物是寒武紀的動物,但經過仔細的觀察,埃迪卡拉化石比寒武紀還久遠,應屬於埃迪卡拉紀。

本紀曾被一些人稱為震旦紀(Sinian)。震旦紀的名稱來源於中國,"震旦"是中國的古稱。由於古印度人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佛經中被譯為震旦,故名震旦紀時至今日,中國學者仍經常這麼稱呼,中國教科書上一直稱此紀為震旦紀。俄國人又把埃迪卡拉紀稱為文德紀,他們在這一時期的地層中又發現了一些古線蟲動物的化石。

目錄

簡介

這個期的開始與其他地質時代不同,不按照化石變化。在這個時期的出現的軟體生物很少留下化石。埃迪卡拉紀是從一個有不同化學成份的岩石層開始。這個岩石層13C非常少,說明當時全球性的冰河時期結束。(參見《科學》雜誌文章)。

埃迪卡拉的名字來自南澳大利亞得里亞的埃迪卡拉山。1946年,Reg Sprigg曾在這裡發現顯生宙以前的化石。研究這些化石的Martin Glaessner認為這是珊瑚和海蟲的先驅。以下幾十年,南澳大利亞還找到很多的隱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這些化石一起叫做埃迪卡拉動物。

本紀曾被一些人稱為震旦紀(Sinian)。震旦紀的名稱來源於中國,"震旦"是中國的古稱。由於古印度人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佛經中被譯為震旦,故名震旦紀時至今日,中國學者仍經常這麼稱呼,中國教科書上一直稱此紀為震旦紀。

評價

簡介

動物群是Sprigg於1947年在澳大利亞中南部Ediacara地區的龐德砂岩層中首先發現的。最初人們未能確定這一動物群的時代,後來終於確定為前寒武紀,年齡為6.7億年。埃迪卡拉動物群包含三個門,19個屬,24種低等無脊椎動物。三個門是:腔腸動物門,環節動物門和節肢動物門。水母有7屬9種;水螅綱有3屬3種;海鰓目(珊瑚綱)有3屬3種;缽水母2屬2種;多毛類環蟲2屬5種;節肢動物2屬2種。

特徵

埃迪卡拉動物和今天的大多數動物不同,它們既沒頭、尾、四肢,又沒嘴巴和消化器官,因此它們大概只能從水中攝取養分。大多的埃迪卡拉動物固著在海底,和植物十分相近,其他的則平躺在淺海處,等待營養順水流而送上門來。埃迪卡拉動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沒有規律。有幾種化石比較像後來動物的先驅。

例子

查尼亞蟲、斯瓦特蟲、狄爾遜水母(Dickinsonia)

雖然在埃迪卡拉紀出現了很多的生物,但在埃迪卡拉紀末期,埃迪卡拉動物分成兩支,它們有的成功演化成更有活力,更具進攻性的動物,有的則走向滅亡。而它們的特徵也永遠消失於歷史舞台上。

進化

迄今為止,生命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35億年,但是這其中卻有近30億年是水生細菌和藻類的時代。儘管生命在不斷的自我完善,幾十億年中,先後出現了真核生物並顯現出多細胞個體的趨勢,但這一時期的生命仍然是非常原始的。這一局面在藻類時代行將結束時出現了變化。1947年,古生物學家在澳大利亞埃迪卡拉地區的岩層中發現了大量距今6、7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發現的古生物共計8科22屬31種,這標誌着原始的生命形態在經過30億年的準備之後,其積累的生命能量和無窮的創造力即將噴薄而出。生命演化的歷史翻開了全新的篇章。

埃迪卡拉動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沒有規律。有幾種化石比較象後來動物的先驅。埃迪卡拉後期,有一些蟲子爬行的痕跡,也找到一些小的硬殼動物。可是大部分的埃迪卡拉動物是一些不能動的球,盤,葉狀體,和以後的動物沒有什麼關係。學者之間,這些化石到底是什麼也有很多爭論。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批新的化石,是神秘的、前寒武紀的埃迪卡拉(Ediacaran)動物的化石,化石保留着三維的特性。埃迪卡拉動物被認為是寒武紀大爆發的"導火索"。因為埃迪卡拉動物是軟體的,所以它們的化石很難找到,人們對它們也缺乏了解。加拿大紐芬蘭的錯誤點(MistakenPoint)有埃迪卡拉動物的化石集合,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在那裡只發現過二維的印記樣品。GuyM.Narbonne描述了一組從這個化石集合中找到的三維的化石,其中有保存下來的30微米之小的特徵。和其他在錯誤點找到的同類化石一樣,這些生物體看起來有點像植物,有從幹上分支出來的被稱為"小葉(frondlet)"的結構。這些小葉結構可能是由莖支撐在海底上面,自由地漂浮的。新化石還展示了一些以前沒有看到過的小葉排列。Narbonne說,現代動物沒有明顯的類似結構。

由這些,可以證明,在埃迪卡拉紀時期,已經出現了多細胞生物了。

下一步,地球生物的進化方向就在於出現了明顯的、規模的真核生物(即現代生物)時期。

2月2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08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中美科學家共同完成的,題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組幕次性氧化作用和生物演化"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從陡山沱組穩定碳、硫同位素的變化角度出發,揭示了埃迪卡拉紀早中期海洋和大氣中發生的氧化事件,並結合中國華南陡山沱組的化石記錄,認為氧化事件與生物演化事件關係密切。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客座研究員肖書海博士,以及該所周傳明和袁訓來研究員參加了該項研究。[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