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基督教中国化的社会学研究

基督教中国化的社会学研究》作者:李向平 著,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丛编项: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出版时间:2016-05-01。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1],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2]和神学学说的时期。

目录

内容简介

“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个既有重要学术价值、更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如何妥善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特别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关系问题,便作为“一道历史难题”、“一场现实挑战”和“一种未来抉择”而涌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本书是研究此的专著,全书分为“本土化与社会化——欧美基督教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中国宗教与社会建设——以佛耶两教基层组织的运作机制为中心”等主题展开讨论。

目录

总序

绪言

“礼仪之争”的历史痕迹

——闽东地区顶头村天主教生活

一、道明会教区的建立

二、从补儒批佛到佛耶共存

三、从礼仪之争到礼仪共生

四、宗教生活习俗化

五、生活中的再交涉

神俗分界:天主教社会理念的制度表达

——从《天主教法典》谈起

一、“教会”的法定概念

二、教会组织的法人形态

三、以神俗分割为中心的社会理念

普世基督教与中国“地方基督教”的关系建构

一、“地方基督教”及其相关问题

二、普世性基督教的制度变迁

三、“地方教会”与“地方社会”

四、基督教作为一种地方性社会交往结构

五、作为一种地方基督教的群体结构

六、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网络的地方基督教

本土化与社会化

——欧美基督教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

一、“利玛窦规矩”的历史延伸及其上海基督教社会化的起点

二、作为公共社会组织的基督教教会

三、祛除“洋相”:中国化与社会化

“社会中的社会”

——赵紫宸的教会神学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福音与“本色教会”

三、教会作为“社会的酵母”

四、经验理性与信仰根基

中国宗教与社会建设

——以佛耶两教基层组织的运作机制为中心

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讨论

二、“公民社会要素”及其构成

三、宗教组织:中间社会团体

四、基督教“堂一点”模式与共同体成员关系

五、寺庙运作关系与功德(信仰)共同体

六、宗教型“公民社会要素”的可能

“寺庙”与“教会”

——以佛耶制度的比较为中心

一、实践逻辑:从信仰到宗教的制度化根源

二、宗教体系与世俗关联模式

三、以教派为中心的宗教生活方式

四、形式理性与耶佛伦理之比较

五、以制度实践为基础的宗教对话

当代中国宗教格局的关系建构

——以佛教基督教的交往关系为例

一、宗教交往的权力架构

二、佛耶交往的关系差异

三、在“关系”中实践的宗教关系

四、宗教交往关系的开放或封闭

信仰及其秩序的构成差异

——当代民间信仰与基督教的互动关系述论

一、民间信仰与基督教的交往特征

二、基督教信仰的民间模式

三、信仰方式及其民间秩序

四、乡村信仰及其秩序的多元构成

五、信仰互动与公共理性建构

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主从与偏正

——以福建某岛的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为例

一、正统信仰与基督教关系及其问题

二、妈祖:被建构的社区文化信仰

三、“信仰替代宗教”的权力生态

当代中国基督教公共价值观的表达路径

——宗教制度及其认同的视角

一、应该如何与本来如何的问题

二、被悬置的宗教组织及其社会性的缺失

三、中国基督教的“堂-点模式”

四、缺乏社会认同基础的价值认同

汉语神学:对社会与教会的双重思考

“无形的教会”与“公共的信仰”

一、中国基督教的教会性及其遮蔽的公共性

二、汉语神学的现代性

三、“去教会性”而得以彰显的公共性

四、教会无形,信仰才能公共

中国基督宗教口述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基督宗教的口述史研究

二、中国基督宗教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

三、如何展开基督宗教的口述史研究

四、基督宗教中国口述史研究的若干特点

视频

基督教中国化的社会学研究 相关视频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宗教哲学01:宗教与宗教哲学简介

参考文献

  1.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2.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学习啦,2021-05-19